名句的诞生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完全读懂名句
城郭官阙夹护着京师长安,遥望着蜀州但见风烟杳渺。我与你有着共同的离愁,都为了做官而奔走各地。然而只要四海之内还有知心友人,即便相距天涯也仿若咫尺邻居。所以我们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像小儿女般哭哭啼啼、泪沾衣襟。
诗人背景小常识
王勃(公元650—675年),字子安,唐高宗时人,六岁即善文辞,未及冠年已授朝散郎,召属于沛王府修撰,才高思捷深受沛王爱重。当时王府内流行斗鸡游戏,王勃因而戏嘲撰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高宗得知以后震怒不已,认为此乃无中生有、蔑视皇朝之举,于是将王勃贬斥出府。此后王勃曾短暂沉寂一阵子,万难中才求补到参军一职,但由于恃才傲物,又遭僚吏们的排挤,处境堪怜。任职时王勃又因藏匿罪犯曹达,由于恐惧事情泄漏,于是失手杀死曹达,事发后,原本王勃应以死罪论处,但巧逢大赦而免罪,可前途也已黯淡无光,于是转而投靠因连坐王勃罪刑、左迁到交趾(今越南)的父亲。途中却因为意外而落水,惊吓之余一病不起,以27岁之短寿英年早逝。王勃于个性行为虽“浮躁衒露”,颇有争议,但在文学上的表现却是当时首屈一指,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为“初唐四杰”,是初唐时期诗文创作的重要人物。一般人最熟悉的即是杜甫于《戏为六绝句》所言:“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相当推崇四杰的文学功劳,因此写诗斥责时人轻蔑四杰诗文的举动,也由于杜甫的称扬使得后世常以“王杨卢骆”来排名。
名句的故事
王勃这首诗有两个重点,除了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外,其实诗人更要着笔兴发的是前一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宦游是唐代文人逃离不开的生活经验,不论是求学、赴京考试,抑或是任职当官,许多时候他们都必须于旅途中踽踽独行,王勃这首诗的重点即是点出“宦游”这个文化现象。唐代官人宦游之久、旅行之远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以王勃的例子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他这次与杜少府于长安分离,杜氏将前往蜀地四川,王勃继续留在京师任官。光是看王勃这短短27年岁月,扣掉14岁以前的求学生涯,当官后他跋涉过的大河江山已将近半个中国,无怪乎他要言“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对于宦游也是身感同受。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除了点出唐代宦游难之外,王勃也援引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之典故,其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忧思成疾疹,无乃儿女仁?”曹植也写于分离之际,认为丈夫志在四方,只要两人“恩爱”犹在,即便万里之隔,也将如比邻之亲,距离并不会切断之间的联系。这整个意象被王勃完整撷取,且更精练熟化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历代朗朗上口的名句。
历久弥新说名句
中国士大夫叹宦游之苦的文学传统起源甚早,最早可追溯至《诗经·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肃肃宵征,抱衾与裯”,感慨行役者“肃肃宵征”于夜晚仍需疾行赶路,还要自己带着被子与帐子,以便随时露宿郊外。这种倦行役、叹宦游的诗词,直到魏晋南北朝仍然不衰,如隐逸诗人陶渊明,他之所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是因为深感“宦游”之苦。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说道:“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感叹官人每次出公差,不仅旅途羁疲,甚至连归期也难以得知,让身心两端都甚感折磨。唐人王勃也是继承这个传统,除了感慨宦游这个外在环境因素不可改外,也只能劝慰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相当动人,读之总觉得即便是天涯独行客,此行也不孤寂。
然而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距离并非是空间意义上的分隔两地,更确切言应该是心灵上的距离。李敖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有一篇文章《由不自由的自由到自由的不自由》,李敖在这篇文章中回忆他在台大念书时与老师吴俊才先生的一段因缘,毕业后师生两人的住处却只在对面,且皆在政治圈内活动,虽说如此,两人却也从未登门拜访过。直到有天老师登门造访,李敖当下调侃道:“古人‘天涯若比邻’,老师和我,却‘比邻若天涯’。”的确,人与人的距离最疏离、难堪的莫过于“比邻若天涯”了,宛如回到老子所说的“老死不相往来”。空间的距离使得人之间的隔阂拉大,尚事出无奈、有理可原,然若是“比邻若天涯”,那就是人世间很悲哀的事了。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名句赏析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