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的诞生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完全读懂名句
今夜长安城头一片月色,耳边听得到家家户户的捣衣声;秋风吹不散我心中的愁绪,因为我正思念着身在玉门关的丈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荡平胡虏?那时他就不必再远征了。
名句的故事
此诗为组诗春夏秋冬四首中的其中之一。这四首诗依四时情景,各写了四件事,而这里所节录的,是里头的“秋歌”。
“秋歌”一诗,写的是戍人之妇在秋夜时为守边的夫君捣衣之事。寒秋已至,长安征人的家属都在为自己出征的亲人捣洗衣料,以备寒衣。然而她们更渴望的,是希望能早息边事,使阖家团圆。
“长安一片月”,首句即给人一种和谐、宁静、清幽的感受,整个首都笼罩在一片朦胧月光之下,柔和而舒适。这是单纯的视觉摹写。然而接下一句“万户捣衣声”,乍看之下,“万户”同时捣衣,莫非是长安城里家家户户都出来捣衣了?而在如此宁静的夜晚,捣衣发出的声响,会是多么惊人。进一步思考,其实表示着家家户户正忙着准备御寒衣料的情况,以“万”字讲,画面顿时雄壮起来,也更为豪迈有气势,而这正是李白特出之处。所以清代的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这么说道:“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
此诗在最末点出了“万户”的心声。或有过分偏爱“含蓄”的读者问难:“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田同之·《西圃诗说》)其实未必然。末两句虽然比不上首两句的精彩,而“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大子夜歌》)慷慨天然,原是民歌本色,不必故作吞吐语。又从内容上看,正如清沈德潜指出:“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诗晬语》)如此一来,不仅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
历久弥新说名句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其中的“万户”不只写出了当时长安户户备衣的情况,更写出了李白的豪迈。北宋大文豪苏轼有诗《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诗》五首之四,其中有这样的句子:“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诗的题目很长,可说约略记录了诗作的时间、地点,以及为诗的动机。既然说是“复登望”、“自和前篇”,可见得这是诗人当时接连第二次登上海楼,并且在第一次的登临同样也作了诗。故事其实是这样的:在神宗熙宁五年秋天的八月,苏轼受任主持本州岛的乡试,闱场就设在州廨内、中和堂的望海楼。说实在,苏轼对于这次的考试方式非常不满意,但这个任务推也推不掉,所以他打算借着登上望海楼,尽情饱览钱塘江上的秋潮,以逃避无聊的吏事。
望海楼位居凤凰楼山腰,唐武德七年建置,楼高十八丈,面对钱塘江,当时正值八月秋潮时节,苏轼整日在楼上看着著名胜景,一时兴起,便作《望海楼五绝》,诗里头将潮涌比喻如“雪成堆”,十分的传神;而这便是方才说的第一次诗作。
乡贡进士试例于八月十五发榜,然而这一年的考生特别多,总在千名以上,眼看考卷山积,显然已来不及如期出榜,苏轼赶忙催促考官,纵使已不及中秋前出闱,也不要错过八月十八日观潮。考官于是添点蜡烛,连夜完成评卷的工作,终于在八月十七日顺利发榜。好不容易批完卷子,苏轼也知道这样仓促行事,人才未必能出头,但毕竟赶上了观潮的日子,那是一年当中钱塘潮最壮观的时候,“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到了明天,想必大家都会刻意打扮,赶到钱塘江上去观潮;“万人空巷”,将会是多么壮观的场面。以万人和空巷对比,更显出“万人”的盛大来。而这样浩大的画面排场,这样高超的艺术手法,想必也只有李白、苏轼这样气魄的豪士才写得出吧。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名句赏析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