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请长缨

【释义】指立志报国,降服强敌。自告奋勇请求杀敌。

【出处】唐·祖咏《望蓟门》诗:“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其实“请长缨”这个典故,最初跟祖咏并无关系。说的是汉代有个叫终军的朝官曾向汉武帝请示,要亲赴南越(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一带),用一根长绳子绑缚南越王回来,使其归顺。

祖咏只是在他的《望蓟门》一诗中用了这个典故,并首次将其归纳为“请长缨”。

蓟门,在今天的北京西南,唐朝为范阳道所辖,是当时的边防重地。

祖咏是盛唐时的一位山水田园诗人,他为何要写《望蓟门》这首边塞诗,还要表达“请长缨”的志向?自然是有原因的。

祖咏大约生于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洛阳人。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他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没考上。

尚书省公布考试结果那天,得知自己榜上无名,祖咏当然会失落,但他并不丧气,因为他知道这不是自己才气不够,更多的是运气不佳,机会没到。

当看到那些落第者一个个失魂落魄地散去,又见那些上榜者志得意满的样子,祖咏心里不屑地“哼”了一声,小声念出几句:

落去他,两两三三戴帽子。

日暮祖侯吟一声,长安竹柏尽枯死。

(《尚书省门吟》)

祖咏想说的是:落第就落第吧,毕竟能上榜的只是少数。我祖咏可是有实力的,傍晚时候我要是在长安大街上随便吟句诗,两旁的竹柏都会被我的才气逼死。

你看,祖咏还是挺狂的吧?

三年后,这位不服气的祖才子又来到京城,二进考场。

该考现场作诗了,诗题是《终南山望余雪》。这应试诗是有严格要求的:必须写成五言排律,限定六韵十二句,不能多一句也不能少一句。

祖咏看到诗题,抬头向南望了望窗外的终南山,但见山上的积雪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那么光亮,却分明又给人寒气逼人的感觉。

祖咏感觉远山上的寒意正阵阵向自己袭来,他下意识地抖了一下,然后似乎是不加思索地挥笔写下了下面四句: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写毕,祖咏又默读了一遍,觉得再没什么可写的了,于是交卷。

考卷交上去,主考官一看上面只有四句,就立即喊住他问:哎,你怎么没写完,要写十二句的不是吗?

祖咏面带微笑地回答了两个字:“意尽。”意思是:该说的都在那二十个字上面了,再多写那就是废话了。

主考官再回看祖咏的诗,觉得也确实是“意尽”了,诗的水平也是相当的高,便无话可说了。

虽然祖咏在作诗时没按套路出牌,但主考官却因欣赏其才,破格录取了他。

祖咏以这种冒险的方式,获得了进士身份。

而之后的仕途,他就不是那么顺了。

考中进士的第二年,祖咏前往齐州(今济南)赴任,在济州(今属菏泽)遇到了因被贬而在那里任职的少时好友王维。两人同吃同住了几天之后,王维亲自将祖咏送到了齐州。

因为祖咏受宰相张说的赏识,张说被罢相后,祖咏便也立即被罢了官,他再次回到家乡,在汝水畔的一个名叫汝坟的地方住了下来。

失路农为业,移家到汝坟。

独愁常废卷,多病久离群。

鸟雀垂窗柳,虹霓出涧云。

山中无外事,樵唱有时闻。

(《汝坟别业》)

虽然有了属于自己的别墅,居住环境也不错,但这可不是祖咏想要的活法,因而他常常陷入“独愁”“多病”的状态。

那一阶段,正巧诗人王翰被贬为汝州长史,祖咏便和他联系上了,两人自此密集来往,不是王翰来汝坟别业找祖咏,就是祖咏去汝州官署找王翰,一聚就是纵情喝酒,高谈阔论,写诗唱和那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光这样挥霍时光总不是个事儿,祖咏觉得自己要主动出去寻找机会,总得给自个儿的人生一个说法吧?

于是,在之后的一二十年,他多次走出汝坟,向南,渡淮河,过长江,在吴越之地寻寻觅觅。见在江南无人买他的账,他又转头,一路向北,直达幽燕之地。

在边塞,他亲眼见识了壮美的塞北风光,也亲身体验了戍边战士的生活。他多希望自己像那些过去的边关名将一样,能勒石燕然,用武功来成就辉煌人生。

那日,面对着蓟门,祖咏激情澎湃,想象自己疆场立功的情景,当场吟出了《望蓟门》一诗:

燕台一望客心惊,

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做不到像班超那样投笔从戎,“请长缨”的机会终也没能寻到。祖咏最后又回到了他的汝坟别墅,直至终老。

我们可以想象祖咏南下北上去追寻人生意义的情景,他那么轻狂,那么不拘一格,有哪座“庙”愿意留他这个“和尚”呢?这也难怪他一直沉沦下僚、壮志难酬了。

祖咏之请长缨:考试不多写一字,仕途止在一开始

诗人卡片

祖咏(约699—约746),洛阳人,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人,曾与王维交好。因不拘一格的应试诗《望终南余雪》而出名,其代表作还有《望蓟门》《汝坟别业》等。

文章标题:祖咏之请长缨:考试不多写一字,仕途止在一开始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mingju/15276.html

上一篇:杜甫之穷困潦倒:诗圣的登高人生

下一篇:常建之曲径通幽:心安之处即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