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中的“儿女”是什么意思?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如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中的儿女是什么意思?

诗中的“儿女”,指的是青年男女。沾巾指的是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儿女共沾巾”是指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在分别时,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样让泪水沾湿佩巾。

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时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赴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其中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后世人所借鉴,好友之间劝慰勉励,意境开阔,一扫“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幽怨气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王勃是隋朝末年著名学士王通的孙子,可以说是名门之后。王勃的父亲王福畤担任过诸多官职,如太常博士、长史和交趾县令等,而王勃更是隋唐时期大文豪王绩的侄孙。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王勃在文学方面有不同常人的兴趣和造诣。

在王勃的人生经历中,有一件事情不得不提。那就是他在创作自己的巅峰之作《滕王阁序》时发生的故事。

一次,王勃来到洪州(今江西南昌),顺道拜访了洪州都督阎伯屿。时值九月初九重阳节,阎伯屿邀请了许多名士,在重修的滕王阁上登高、欢宴、赋诗。才子王勃一气呵成作了《滕王阁序》,最后写了序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首诗意境深远,是一般诗作不能相比的。但当时王勃却在最后一句空了一个字不写,呈上序诗便扬长而去,直奔江边。

当人们慢慢欣赏这首诗时,却有人发现结尾空了一个字没有写。大家仔细一看,果然看见诗末空了一个字。阎伯屿和大家说,有可能是他怠慢了王勃,所以王勃故意空出一个字来为难大家。既然这样,大家不妨试一试。

有人说是“独”字,有人说是“船”字。问到阎伯屿的女婿吴子章,他冥想苦思了好久,说是“水”字。阎伯屿面露不悦,他认为“独”字太浅,不合王勃的诗境;“船”字又太俗,根本不值得讨论;“水”字的意思太明显,丝毫没有诗意。大家思索了很久,还是没有填出适合的字。

突然阎伯屿向衙卫问道,此时王勃的船到哪里了?衙卫答道,最快可到丰城。

阎伯屿听后,急忙命衙卫前去追赶王勃,并且让他告诉王勃他愿意用千金来求这个字。衙卫立刻前往,快马加鞭,终于追上了王勃。衙卫向王勃说明了来意,王勃告诉衙卫,他将这一字写在衙卫的手心上,他一定要握紧拳头,见了都督才能把手伸开,否则这个字会不翼而飞。

衙卫回到府衙,在阎都督面前伸开巴掌,但空无一字。阎伯屿自言自语道,为什么是空的呢?然后他猛然一惊,心想难不成是个“空”字?

等他把“空”字添入诗句中后,众人无不拍手叫绝。阎伯屿更是赞叹,这个“空”字用得太妙了,王勃真乃奇才!

文章标题: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中的儿女是什么意思?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mingju/15385.html

上一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在哪里?

下一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