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中的“君”指的是谁?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出自张籍的《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全诗如下: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诗中的“君”指的是李师道。他是唐朝地方割据的大军阀,平卢淄青节度使李纳之子,在当时割据的藩镇中势力最为强大。
当时社会正处于中晚唐时期,朝政腐败,藩镇跋扈,边患四起。很多文人因无法忍受动荡的形势,纷纷向藩镇势力倒戈,由于李师道的势力强大,而他在外又有“爱才”的名声,所以许多文人纷纷投靠他,当其幕府。
而在没有投靠他的文人中,李师道最欣赏的一位就是张籍。张籍,字文昌,是当时大文豪韩愈的大弟子,和刘禹锡、白居易等文人私交甚好,在文坛享有盛誉。
李师道非常仰慕张籍的学识,很想将其收归自己府下,于是派人向张籍传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并对张籍许以高官厚禄。
张籍收到李师道的传令,十分为难,如果应召前去,既违背本心意愿,又会在亲朋好友中声名扫地。况且他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和他的老师韩愈一样,是不会向藩镇势力屈服的。
但是如果严词拒绝,李师道又怎么会轻易放过自己,在他左右为难,焦虑不安之际,他灵机一动,想起了两首汉乐府诗《羽林郎》和《陌上桑》。《羽林郎》讲述的是卖酒女胡姬拒绝了一位权贵家奴调戏的故事。《陌上桑》讲述的是采桑女秦罗敷拒绝一位使君调戏的故事。这两首诗都宣扬了女性忠贞的美好道德。
张籍心想,自己可以借鉴《羽林郎》和《陌上桑》中两位女主人公的做法,委婉拒绝李师道,也许能为自己摆脱眼前的困境。于是他提起笔,仔细思量,写下了这首《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这首诗是为拒绝李师道的招募而写的。诗的全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单从表面看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的诗,实际上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即以气节明志。
李师道以为张籍一定会因为畏惧他的权威而向他妥协。就在他满心欢喜地期待张籍到来时,却收到了张籍的一纸诗文。李师道看着这首诗,心想这首诗的前两句说他明知张籍是“有夫之妇”,却还对其用情,分明是别有用心,看张籍的语气竟还有点谴责他的意思。
然而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李师道读出了张籍感念他为知己,并且明白他赠予明珠的含义,但是张籍不能违背与“夫君”立下的誓言。李师道读完后陷入了深思。
最终李师道没再追究张籍,事情到此为止。不知是因为李师道怕杀了张籍有损他“爱才”的名声,还是真心佩服张籍的才情。
这首诗因具有双关义,成了唐诗中的精品。在文字层面,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最终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在喻义的层面,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的决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