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中的“把剑觅徐君”运用了什么典故?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出自杜甫的《别房太尉墓》。全诗如下: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中的把剑觅徐君运用了什么典故?

“把剑觅徐君”运用了吴季扎墓上挂剑的典故。吴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季扎被吴王寿梦派遣出使中原诸国,途经徐国时,遇到徐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扎的佩剑,但是不好意思向季扎开口索要。

季扎看出了徐君的心思,但因为还要出使别国,不便立即解剑相送,想等回来途经徐国时再送给徐君。不料他回来时徐君已经去世。季扎来到徐君的墓前,凭吊他后,解下佩剑,挂在了徐君墓前的树上。

这时候季扎的随从问他:“徐君已经死了,您为什么还要送给他佩剑呢?”季扎说他已经在心里许诺把佩剑送给徐君,只是当时不便相送。而现在他又回到徐国,怎么能违背自己心中许下的诺言,不把佩剑送给徐君呢?

诗人杜甫以吴季扎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亡友房琯的深厚情谊,虽死不忘。提到房琯与杜甫的友谊,在《旧唐书·房琯传》中有记载。房琯,河南(今河南偃师)人,早年隐居在首阳山(今甘肃定西)读书,杜甫年轻时经常在洛阳一带游玩,因此与房琯结为好友。

后来,房琯仕途顺利,很快成了唐玄宗朝中的要臣。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往四川,房琯得知后,与大臣们连夜追赶。但是许多人在途中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前行,只有房琯不愿放弃,仍然坚持继续追赶。

最终,房琯在普安郡(今四川省剑阁县)追上了唐玄宗,当日便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当时,太子李亨被留在灵武(今宁夏银川)平定叛乱,后被群臣尊为皇帝,是为唐肃宗,并派遣使者到四川通报唐玄宗。唐玄宗遂退位为太上皇,命房琯等人前往灵武,正式册封唐肃宗为皇帝。

房琯向唐肃宗阐述了唐玄宗的让位之意,并提到当前的形势,谈论了行军打仗的韬略,唐肃宗认为房琯很有才华,很认可他。

这时,刚到甘肃不久的房琯上书唐肃宗,请求领兵收复两京(即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唐肃宗急于收复长安,见到房琯的上书非常高兴,于是将自己辛苦召集的人马全部交给了房琯。

房琯得到唐肃宗的任命,踌躇满志。当天晚上,房琯点起红烛,打开兵书,一行行地翻阅。突然,“火牛阵”三个大字跃入房琯的眼帘。

房琯高兴极了,心想他一定可以用这个战术大败安禄山,建功立业。第二天,两军对垒时,房琯命军士牵来约两千头犍牛,在牛角绑上锋利的尖刀,在尾巴系上蘸满桐油的棉布。战鼓擂响,房琯一声令下,立即点燃棉布,刹那间,烈焰熊熊,犍牛奔腾,直扑叛军。

对面的叛军一见这阵势,不禁叫苦连天。等他们看清是牲口后,叛军将领立即下令所有战鼓齐擂。顿时鼓声震天,山摇地动,犍牛听到震耳欲聋的鼓声后受到惊吓,猛然转身,向唐军的阵营窜去。

接着叛军又放火焚烧,唐军人畜大乱,牛踩马踏,你挤我推。叛军趁机杀了过来,唐军死伤四万余人,幸存者仅数千人。这就是唐史上著名的陈涛斜惨案!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令唐肃宗确定了贬谪房琯的决心。房琯虽为宰相,但是个性孤高,以名士自居,国家多难,他却整日与人谈论佛法和老庄,常常称病不上朝。

他很器重门客董庭兰,常常召集大臣在家中听董庭兰弹琴。于是有许多人就开始巴结董庭兰,董庭兰借此收受贿赂,贪赃枉法,结果遭御史弹劾。

两件事情一综合,唐肃宗下令贬去房琯的宰相之职。面对好友被贬的情形,杜甫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因此他提出“罪细,不宜免大臣”的说法,希望帮助房琯脱罪,却不想触怒了唐肃宗。忍无可忍的唐肃宗自此疏远杜甫。

房琯被罢相后,于广德元年(763)被拜特进、刑部尚书。他在赴京途中不幸患病,同年八月病逝于阆州(今四川省东北部),终年六十七岁,被朝廷追赠太尉。

两年后,杜甫经过阆州,特地看望房琯的坟,写下此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思念和对国事的殷忧。

文章标题: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中的把剑觅徐君运用了什么典故?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mingju/15444.html

上一篇:绿兮衣兮,绿衣黄里中的绿衣是绿色的衣服吗?

下一篇: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格律诗奠基人苏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