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词人中的风流音乐家——婉约派正宗周邦彦

首页 > 古诗名句 > 时间:2022-02-20 00:03 来源:李白古诗网

丧父又丧妻的少年才子

公元1072年的一天,钱塘读书人周原仍像往常一样,大清早起床洗漱后,在书房里点燃一炷香,十分恭敬地行了膜拜之礼,然后走出书房,简单饮食一番,又回到书房,取一本书专心阅读起来。

不一会儿,他的妻子走进书房,说道:“老爷,都打点好了。”

原来这天,周原十六岁的儿子要离开家乡去荆州游学。周原起身,整了整衣襟,大步迈出书房。

从五代十国后期开始,周家世代为乡邦的诗礼仕宦之家,周原自己饱读诗书,一生未仕,但他对儿子周邦彦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他和家人一同将儿子送到门外,看着儿子坐上马车渐渐远去,虽然不舍,但更多的还是期待,希望儿子此去可以学成归来,并在将来扬名立万、光耀门楣。

从杭州到荆州有千里之遥,加上途中停歇,要走好多天才能抵达。

荆州位于中国内地,境内有蜿蜒高耸的荆山,南面是东流不尽的长江,风貌与位于江南的钱塘迥然不同。虽然旅途劳顿,但周邦彦毕竟是十六岁的少年,刚到荆州不久,就兴致勃勃地游览了一番。但新鲜劲过后,身在异乡的他又常常思念故乡和家人。古人结婚普遍较早,男子十五岁可以娶亲,女子十三岁就可以出嫁。在荆州寒窗苦读的日子里,周邦彦最思念的,还是他那俏皮可爱的娇妻。

对于这位娇妻,周邦彦曾在《南柯子·宝合分时果》一词中这样描述她:

宝合分时果,金盘弄赐冰。晓来阶下按新声。恰有一方明月、可中庭。

露下天如水,风来夜气清。娇羞不肯傍人行。扬下扇儿拍手、引流萤。

从词中可以看出,此时周邦彦虽还年少,却已才华初露。而他那位正值豆蔻年华的妻子十分清新妩媚:虽然成了亲,仍不好意思在走路时离他太近,但又不想被冷落,“扬下扇儿拍手、引流萤”一句,足可见她的娇俏可爱。

对于新婚妻子,周邦彦是十分喜爱的,在荆州求学的数年中,他曾写下了不少寄内词,如《虞美人·玉觞才掩朱弦悄》一词,便是他离家后赠给妻子的:

玉觞才掩朱弦悄。弹指壶天晓。回头犹认倚墙花。只向小桥南畔、便天涯。

银蟾依旧当窗满。顾影魂先断。凄风休飐半残灯。拟倩今宵归梦、到云屏。

一个人孤身在外,风是“凄风”,灯是“残灯”,他是多么渴望能一夜回到故乡,回到妻子身边。

不过,这位薄命的佳人没能等到他学成归去,婚后几年就染上重疾,身体越来越虚弱。远在他乡的周邦彦常常为此忧心,这种心情,在后来写的寄内词中也有所流露,如《醉桃源·冬衣初染远山青》:

冬衣初染远山青,双丝云雁绫。夜寒袖湿欲成冰,都缘珠泪零。

情黯黯,闷腾腾,身如秋后蝇。若教随马逐郎行,不辞多少程。

此时距周邦彦远赴荆州游学不过一两年,但当初那个俏皮可爱的少女就像完全变了个人:虽然穿着新衣衫,却“情黯黯,闷腾腾,身如秋后蝇”——蝇怕冷,到秋后就变得行动迟缓、失去活力——虽然这其中有因为相思而黯然神伤的因素,但也不难看出其病恹恹的状态。

妻子身染重疾已是不幸,更不幸的是周邦彦收到家书,得知父亲也病倒了。公元1075年秋,刚从长安游学返回荆州的周邦彦匆匆沿水路返回钱塘,一路上他心急如焚,《南浦·中吕》一词所记述的,正是他此刻焦灼的心情:

浅带一帆风,向晚来、扁舟稳下南浦。迢递阻潇湘,衡皋迥,斜舣蕙兰汀渚。危樯影里,断云点点遥天暮。菡萏里风,偷送清香,时时微度。

吾家旧有簪缨,甚顿作天涯,经岁羁旅。羌管怎知情,烟波上,黄昏万斛愁绪。无言对月,皓彩千里人何处。恨无凤翼身,只待而今,飞将归去。

虽然沿途断云点点、菡萏送香,可满怀心事的周邦彦已经无心欣赏风景,他只想胁下生双翼,即刻回家跟父亲和妻子团聚。

公元1076年春,父亲周原病重离世,而此后不久,周邦彦的妻子也离他而去了,而此时他年仅二十岁。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词人中的风流音乐家——婉约派正宗周邦彦

在汴京一举成名

公元1079年,为父亲守丧三年后,周邦彦再度离开钱塘。这一次,他去的不是荆州,而是经扬州、天长等地一路向西北行,来到了繁华的都城汴京。

此时,距王安石变法已有十几个年头,虽然王安石被罢相、新政受挫,但当年颁布的许多新政措施,如太学生三舍法等仍在推行。太学生三舍法创建于公元1071年,将太学生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等,外舍生在一定时限和条件下可升为内舍生,继而升为上舍生,而在考试中成绩优异的上舍生则可直接授官。这一创举,目的是在常规科举考试之外拓宽人才选拔的途径、甄选出更多实干的官员。而周邦彦此次北上,正是以太学外舍生的身份赴京求学的。

虽然地处江南的杭州已是十分繁华,但与都城汴京一比仍要逊色不少。汴京是王公贵族云集的地方,街道上来往的都是带有华盖的车马,身穿绫罗的行人,两侧鳞次栉比的楼房商铺也都朱漆玉雕、热闹非凡,摆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更有貌美的女子笑靥满面迎来送往——总之,一派富丽堂皇歌舞升平的景象!

汴京的市民们耽于游乐,士大夫们也都放诞风流,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下,年少时原就风流不羁的周邦彦按捺不住自己的性子,也加入了纵情的队伍,开始流连于酒肆歌坊,过起了倚红偎翠的生活。《少年游》《凤来朝》《一落索》等艳词便作于这一时期。如他的名作《少年游·并刀如水》一词: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在香暖的闺房内,肤白如雪的美人亲手为他剥出的鲜橙,他沉醉在美人动人的笙曲中迟迟舍不得离开。夜深了,他打算起身告辞,美人却挽留道:“那么晚了,外面路滑霜寒,行人又少,不如就留在这里吧。”——如此的柔情蜜意,恐怕任谁也难以抗拒。

不过,沉醉于温柔乡的周邦彦并没有忘记自己太学生的身份,没有忘记他来京求学的目的,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

公元1082年,北宋大将徐禧率将领在夏、银、宥三州界筑永乐城以屯兵驻守,西夏王深感威胁,率数十万大军前往攻取。将领种谔认为永乐城三面绝崖,没有泉水,易攻难守,但徐禧却认为这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他不听种谔的劝诫,结果在永乐城之战大败,自己也在此次血战中阵亡。

永乐城失守的消息震惊朝野,当时在汴京当太学生的周邦彦听闻这个消息,写下了名篇《天赐白》,一方面在诗歌中记述了骁将曲真意外获得白马破城而出、而后受罚不被重用之事,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宋兵穷兵黩武、自取失败的讽谏。由此可见,虽然周邦彦的词多写男女爱情,但他本身富有正义和见地,并非只是个沉溺于烟花柳巷的风流书生。

公元1083年,在汴京当了多年太学外舍生的周邦彦做了一个大动作——他作了一篇洋洋洒洒、长达七千字的《汴都赋》献给皇帝,赋中以“发微子”和“衍流先生”的对话展开对汴京的描写,还颂扬了神宗十分看重的新政。宋神宗见到《汴都赋》一文深感惊异,想不到太学中竟然还藏着这么一个大才子,于是将周邦彦擢升为“太学正”。

因为《汴都赋》一文,周邦彦可以说在一夜之间名满京城——北宋文坛的这颗新星,就这样以耀眼的光芒,宣告了自己的登场。

而此时的周邦彦不仅赋写得好,词的创作也进入了成熟期,被王国维誉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的《苏幕遮·燎沉香》就创作于这一时期: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单纯的思乡词,“沉香”“鸟雀”“水面”“芙蓉”这些词中的意象都是平常所见之物,但周邦彦却用巧妙的构思,将它们写得十分典雅,写出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气质,足见其才华之盛、艺术境界之高。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词人中的风流音乐家——婉约派正宗周邦彦

受压抑的词中老杜

公元1085年,宋神宗因病早逝,高太后掌权,启用司马光等旧党,新党受到排挤和压迫,一些新政也随之被废。这年前后,周邦彦先在京城任太学正,后被调到庐州(今安徽合肥)任教授,目睹政治风云剧变的他,曾在此间写下《宴清都·地僻无钟鼓》一词:

地僻无钟鼓。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宾鸿谩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

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与繁华的汴京城相比,离都城数百里远的庐州自然成了偏僻之地。就在数年前,不到三十岁的他受到皇帝嘉许、在繁华的汴京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当时是多么得意、多么荣耀,现如今,却流落到这么一个偏远又贫穷的地方当官,周邦彦内心的失落可想而知。

不过,不同于一般儒生,虽然身处那样一个时代,周邦彦也难以摆脱“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但他从小性格疏放不羁。青年时,他曾给自己的书房取名“足轩”,并在《足轩记》中写道:“吾于万物,不观其色而观其真,不观其形而观其理。天下之广,山海之富,有形有象,不必历目而物数,故无往而不足……”由此可见,周邦彦在年轻时就已具备了随遇而安、不刻意追求世俗功名的思想境界,是个很能自我解脱的人。因此,他在《宴清都·地僻无钟鼓》中流露出的情绪,与其说是对官场失意的哀叹,倒不如说是对境遇改变后孤身在外、一时无法与妻子团聚的牢骚和抱怨。

此时的周邦彦已经再婚,他的第二任妻子王氏美貌而有才学,周邦彦常将她比作卓文君,为妻子写下了不少词作,而《浣沙溪》一词就犹如一面镜子,令王夫人的形象呼之欲出:

宝扇轻圆浅画缯,象床平稳细穿藤。飞蝇不到避壶冰。

翠枕面凉频忆睡,玉箫手汗错成声。日长无力要人凭。

自公元1087年离京后的十年,周邦彦一直在外当地方官,他辗转于庐州、荆州、溧水等地,官衔不高,无非是些教授、知县之类的小官,又宦途奔波,过得不太称心。不过,这样的生活未必全然没有好处——有时正因为别离,才使人懂得与亲友相聚的可贵,正因为失意,才能使人想起往昔被自己忽视的美好生活,对生活产生更深的理解,也更懂得珍惜。

在离京为官的十年间,除了给妻子的寄内词,周邦彦还写了不少其他题材的词作,如《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粘地絮。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于公元1089年秋,这时周邦彦刚刚适应庐州的生活,却又要离开庐州去荆州赴任。他是个多情才子,在庐州待了两年,也留下不少风流韵事,如今要与情人离别,想来以后再见的机会渺茫,心中自是不胜惆怅。“人如风后入江云”是身不由己的无奈,“情似雨余粘地絮”则是他的一片痴情与痴念。

在荆州和溧水时,周邦彦又写下《少年游·南都石黛扫晴山》《扫花游·晓阴翳日》《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隔浦莲近·新篁摇动翠葆》等词,有的写别离之情,有的写相思之意,有的写游览胜景,同时也夹杂着词人或惆怅,或思念,或失落,或沉郁的种种情绪。

就词的内容而言,周邦彦极少在词中言志,或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写的主要是他自己日常的小事物、小情绪,但随着岁月流逝,年轻时词中的旖旎之风,此时逐渐转为清丽之风,且周邦彦总有一种极高的本领,能将寻常之物写出典雅优美的意境。

因词句清丽婉转、精巧工整,周邦彦被后人誉为婉约派“正宗”,也有人盛赞他为“词中老杜”,赞美他的词格律严谨、语言清新雅正,在艺术性上堪与唐代诗人杜甫的诗相媲美——这对周邦彦来说,实是极高的赞誉!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词人中的风流音乐家——婉约派正宗周邦彦

爱创造词调的音乐奇才

公元1100年,哲宗驾崩,十八岁的赵佶,也就是宋朝第八代皇帝徽宗登上了皇位。赵佶精通诗词乐理书画,在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因他的赏识,善作词曲的周邦彦被提拔为直龙图阁——龙图阁位于会庆殿西侧,早先为收藏宋太宗御书、典籍、图画、宝瑞,以及宗正寺所进宗室名册、谱牒等资料的场所,相当于皇帝的私人收藏馆。直龙图阁是本职之外加领的官衔,象征着受皇帝恩宠的荣耀。

此时,周邦彦年已五十四岁,在此之前,他回京已有三年,三年中先后担任过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考功员外郎等文职。再度回到京城的他心情颇为愉悦,加之职务清闲,因此过得悠然自得:“倚陌看花,垂杨系马,应歌之作,微闻香泽……”所写词作还多包含着对往昔的追忆。如《应天长·条风布暖》一词: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台遍满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春回大地,乍暖还寒,寒食节是个重要的节日,这时,年轻的男女们都会借着春光出来踏青欢会。多年前,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周邦彦邂逅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如今又逢寒食,他重游故地,凭着记忆一路找去,旧日那柳树成荫的宅院还是当初的样子,可他却孤身一人,已不知当时的伴侣去了何处。“青青草,迷路陌”,往事迷离,令人惆怅。

周邦彦敏感多情,因此他的词作总是充满伤感,如他作于公元1118年离开汴京到真定府任知府时的送别词《兰陵王·柳阴直》: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自公元1097年回京后,周邦彦除了偶因休假或外派短暂离京,多半时光都在京城度过。在同一个地方待得久了,他渐渐成了“倦客”,而令他厌倦的,不仅是日复一日的仕宦生涯,更是一次次的离别——昨天他将友人、亲人或情人送走,今天又换成别人来送他。

送别本是人生常事,可于周邦彦而言却难以忍受,他满眼所见都是“柳阴”“长亭”“旧踪迹”“哀弦”“离席”“岑寂”这类伤感之物,内心更是“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由此可见,周邦彦不仅重情,还是个痴人。而唯有痴人,才能写出这么多饱含深情的痴词和痴句。

不过,周邦彦在作词上最令人惊叹的,还是他创造词调的才华。这位精通音律的才子不满足于前人创制的曲调,当遇上现有词调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时,他会自己创制一套全新的词调。

因为擅作词调,公元1117年,周邦彦被调到皇家最高音乐机构大晟府当官,专门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在这里,他不再需要为官署的俗务烦扰,得以专心致志从事词曲创作。

据统计,周邦彦一生创制的词调多达四十种,《侧犯》《红林擒近》《花犯》《庆宫春》等词调皆出自他手——他的词调创作,可谓历代文人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人。至此,工于作词又善作词调的周邦彦,终于成了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周邦彦创制的诸多词调中,有一名为《六丑》的词调格外好听,只是名字颇为古怪。宋徽宗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却不明白“六丑”为何意,他召来诸大臣询问,大臣们也纷纷摇头表示不知。最终还是周邦彦自己道出了“六丑”一名的来历。

原来,古代高阳氏有六个儿子,个个都很有才,可是长相却都很丑,周邦彦将他创作的新词调命名为“六丑”,意为这首曲调旋律优美,可演唱难度极高,并非一般歌者可以驾驭。

所谓“曲高和寡”,纵观古今词作,依《虞美人》《西江月》《鹧鸪天》《忆江南》等曲调作词的多如牛毛,作《六丑》的则寥寥无几,到如今,《六丑》调失传已久,今人无缘再领略这千年前的惊艳词曲了。

不过,周邦彦晚年时曾作《六丑·落花》,从这首工丽典雅的惜花之作中,我们或许能通过缓慢铺叙、回环曲折的节奏和韵律,捕捉到一点《六丑》曲调的影子: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词人中的风流音乐家——婉约派正宗周邦彦

文章标题: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词人中的风流音乐家——婉约派正宗周邦彦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mingju/15532.html

上一篇: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腔柔情侠骨的黑丑大汉——贺铸

下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婉约派宗主——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