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已老,何处是庙堂
对历代的文人来说,怀才不遇似乎成了永久的情殇。在大唐的天空下,众多的文人雅士仍旧没有逃脱这个樊笼。如果说在盛唐时,李白他们的怀才不遇是 “愤怒的咆哮”,那么到了晚唐,罗隐、杜牧他们的愤懑都化作了一声叹息——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怀才却不遇,就只能默然垂泪,连叹息之声都显得这样幽怨、哀伤。
锺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罗隐《赠妓云英》
诗题中提到的 “云英”是罗隐初次应考路过钟陵县时认识的一位乐妓。十二年后,数次落榜的罗隐再次路过钟陵时,竟意外与仍在乐籍的云英重逢,而惊诧的云英竟直言问道:“怎么罗秀才还是一介布衣?”罗隐有感于此,写下此诗赠与云英。
首句 “锺陵醉别十余春”单纯叙旧,讲述自从上次与云英醉饮分别后已经过了十几年。此句看似波澜不惊,却隐有深意。首先,“醉”字表明诗人与云英的关系曾十分亲密,常常欢会宴饮;其次,当初两人相逢时诗人还是个英气勃发的少年,而云英也是正当妙龄,诗人有感于韶光不再、年华易逝,更增添了全诗的感伤气氛。
次句 “重见云英掌上身”,写重逢后云英的舞姿、体态仍如当年那般轻盈。“掌上身”的典故来自于汉代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据《飞燕外传》记载,赵飞燕体态轻盈,能在人掌上作舞,因此后人常用 “掌上身”来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绰约。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前句点出云英已人到中年却至今未嫁,而当年一身抱负、意气风发的诗人也至今没有成名。诗人没有直接解释个中原因,而是以一句 “可能俱是不如人”作结。既然前面已经盛赞过云英的美貌,这个答案就当然不能令人信服。诗人实际是在向这个社会发出抱怨与控诉:自己明明空有一身才华,却不得明主赏识,至今仍然科场失意,这正如云英空有美貌舞姿而不得知心人一般。此句看来平淡,读来却令人倍感心酸,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以及对同病相怜的云英的同情跃然纸上。
晚唐时期,很多诗人都在诗作中显示了无边的落寞。怀才不遇,自古以来是文人的 “通识”,但生于不同的年代,这份伤感和抱怨也截然不同。
陈子昂高呼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叹息 “长安不见使人愁”,杜甫感慨 “长使英雄泪满襟”……但是,不管他们如何愤懑,总有广阔的天地作为他们发泄的时空。但是,到了晚唐,罗隐、杜牧等诗人的诗作中,那些忧伤、感怀、失意都失去了支撑,能够借以明志的只有琐碎的儿女情长。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遣怀》
开篇 “落魄”作漂泊解,同时指诗人生活的潦倒失意。他政治失意,便寄情青楼酒肆,放浪形骸。“载酒行”说明诗人日日与酒为伴,看似潇洒,实为失意人借酒浇愁。
“楚腰纤细掌中轻”含两个典故。第一个是楚王喜欢细腰女子。《韩非子·二柄》中记载:“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第二个典故是美女赵飞燕身轻如燕。《飞燕外传》记载汉成帝皇后赵飞燕 “体轻,能为掌上舞”。此处用这两个典故说明楚地的女子貌美且擅歌舞,诗人与她们整日相伴,暂借温柔乡来忘掉身外事。
诗人想借这种生活方式安慰失意的自己,但是首句中的 “落魄”二字可知,他并没有从失意中解脱。《杜牧别传》中载 “牧在扬州,每夕为狭斜游,所至成欢,无不会意,如是者数年。”诗人回想当初的生活,有往事如梦的不真实感。“十年一觉扬州梦”那样的生活已经远去,但又像一觉那么短暂。用 “十年”对 “一觉”,道出了时间流逝而今如梦初醒,“一觉”亦可见其醒悟。诗人把这段日子称为梦,可见已有悔恨意,他开始对于那段放浪生活进行反省。
尾句中的 “薄幸名”指诗人在青楼楚馆中留下了响亮的名声,几乎众人皆知,也证实了 “楚腰纤细掌中轻”所言不虚。“赢得”二字可见诗人欢喜中的落寞,青楼得意而政场失意,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可在妓馆中消遣度日,诗人无可奈何的心境昭然可见。
此诗既有对往昔放荡生活的悔恨,也有浮生若梦的感叹,还显出了杜牧不拘小节、能够坦然面对自己往日放浪生活的豪气。
从罗隐、杜牧的感怀诗中,人们似乎可以读出晚唐的凄凉:越来越多的诗人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完成自己的志向,他们只能借助青楼女子的情感与人生,来感慨蹉跎岁月后建功立业的虚妄。
在晚唐,有很多的诗人怀才不遇,他们在等待帝王的垂青。可是,年复一年,他们等来的是眉头的皱纹,等来的是鬓角的白发。时光已老,他们依旧在搜寻庙堂的归处,然而,换来的只是声声叹息。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时光已老,何处是庙堂-罗隐《赠妓云英》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mingju/18284.html
上一篇:诗人多愁善感,其实就是体贴
下一篇:簌簌衣巾落枣花-说苏轼《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