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文中: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名句翻译】

名句原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名句译文:啊!我曾经探求过古代仁人的用心,他们和这两种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因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自己的遭遇不好而悲伤。他们在朝廷做官的时候,就忧虑人民的生活。退职在野,非常失意的时候,就忧虑朝政的得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原文赏析故事

【名句故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因为不好的境遇,和感受到大自然中不可抗拒的力量,如生老病死,而感到悲伤难过。范仲淹所描述的这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要我们不论外在环境好或不好,都不要影响自己的心情。这点我们可以从《庄子》中得到更深的体会,在《养生主》篇中,有一个故事是:老子死的时候,他的朋友秦失来吊唁,却批评别人的痛哭是违背天理人情,他说:“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之帝之悬解。”意思是说:该来的时候,老子应时而生;该去的时候,老子顺理而去,安心应时而顺应变化,哀乐情绪不侵扰人心,这在古代就叫做遵从自然规律的生死观。

在《庄子·至乐》篇中,庄子本人也有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庄子妻死,惠施去吊丧,却看到庄子蹲在地上,鼓盆而歌。惠施说:“你不哭也就算了,竟然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这段话是说:庄子一开始也是有哭的,但是后来想到他妻子本来是没有形体的,只是后来因为一些混沌之气聚集之后,她就有了形体,好像就有了生命的开始,现在死了,只是回复到她本来的样子啊!如果伤心大哭岂不是太不了解生命的道理了吗?所以就不哭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原文赏析故事

【名句赏析】

虽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对我们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这只是因为我们平常不是用这样的话来表达而已,例如我们会说:“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沾沾自喜,小心乐极生悲!”跟“不以物喜”是相同的意思。

至于“不以己悲”也是一样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应该是非杏林子莫属了,在她的《生之歌》作品中,可以说是她个人生命情操的写照。在《生之歌·永恒的价值》这篇文章里,杏林子描写法国的印象派大师雷诺瓦,杏林子欣赏他的画作,更欣赏他对生命的执著,里面有一段是这样说的:“据说雷诺瓦也患有关节炎,到了晚年,全身的关节都坏了,只有坐在轮椅上绘画,他的画架也是特制的,有活动的轴可以将画布升降移动。由于两手的关节都告变形,无法拿笔,就将画笔绑在手上,朋友看他作画如此艰苦,问他何不放弃,他回答说:‘痛苦会过去,美会留下。’他至死都没有放弃他的画笔。他就死在他的画架旁。”

也许是因为生理上的病痛使得杏林子和雷诺瓦对生命有更深的感动,如果不是对“不以己悲”的内涵有相当深刻的反省,又怎么能说出“痛苦会过去,美会留下”这样感人至深的句子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原文赏析故事

【名句原文】

岳阳楼记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耀 一作:隐曜;淫雨 通:霪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原文赏析故事

【创作背景】

屹立在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始建于唐,后毁于兵燹,北宋年间重修和扩建。岳阳楼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据说当时巴陵郡守(岳阳楼在宋时属巴陵郡)滕子京集资重修了岳阳楼,不过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在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9年)毁于战火,现今的岳阳楼已经是明清以来重修多次的样貌了。

岳阳楼记便是范仲淹在登台眺望,远观洞庭湖的景色之时,不自觉心里有所感发,并且引发了对政治时事的感触。由于岳阳楼的美景早已被前人写尽了,因此范仲淹不再赘述,只点出心中感触胸怀,引出悲喜两种境界,最后才是真正的重点:先忧后乐。是不是现在的人也能像古代仁人一样,在天下人还没有忧虑以前,自己就先忧虑,等到天下的人都得到快乐以后,自己才享受快乐呢?

文章标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原文赏析故事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mingju/32288.html

上一篇: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翻译原文赏析故事

下一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翻译原文赏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