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出自西晋李密《陈情表》文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名句翻译】
名句原文: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名句译文:我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自己孤孤单单地一个人生活,每天只有与自己的影子相互安慰。而祖母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因此我时时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没有离开过她。
【名句故事】
其实由于李密早有孝名,因此入晋后,蜀地先后两名地方官都曾推荐他做官,可李密却不肯出仕而借故谢绝。但由于司马炎求才若渴,再加上格外看重他的“孝名”,因此特地下了一道诏书,要李密做供职于宫廷的郎中,可李密依然没有答应。甚至,晋武帝又改诏他为显要的太子官属洗马,只是李密仍借口推辞。
而李密此举终于惹恼了晋武帝,因此他亲自下令,指责李密傲慢,并让地方官日夜进逼,声称如再迟缓,就要逮捕他下狱,甚至按律问斩了。晋武帝此举使李密左右为难:出去做官吧,仍怀恋故国,而且这么出去,也将大丢颜面;不出去吧,又是会被杀头的。经过深思之后,他特意迎合晋武帝“以孝治天下”为主旨,说他幼时“伶仃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多亏了老祖母把他抚养长大,若没有老祖母,就没有今天的他。而今,老祖母已96岁,又长年卧病在床,没有他,祖母怎么度过晚年?他才44岁,报效国家的日子还长,而孝敬祖母的时间已不多了,所以恳请司马炎体谅他的苦衷。
武帝读了这篇文章后,深深被李密的孝心所感动,不仅赞叹不已地说道:“士之有名,不虚然哉!”更下诏李密留养祖母,并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而李密便如此照顾着祖母,直到祖母百年之后,才以洗马征召入京,忠孝两全。
【名句赏析】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这句话其实经常分开使用;“茕茕独立”是形容人孤苦伶仃,没有依靠的样子,有时也写成“茕茕孑立”,而“形影相吊”早在三国时曹植的《上责躬应诏诗表》一文中出现过:“形影相吊,五情愧赧。”也同样是指孤单、孤苦的意思,有时也写成“形影相顾”、“形影相依”。
后来文人们在形容自己的孤单身世,或者是不被人理解、不被人重用时,也多会使用这些词句,甚至时至今日,都依然还有人在使用。
不过现今有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不多假思索句子的原意而照本宣科,曾有人在写及“我的家庭”时直接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之句放入文章中,不但与自身的家庭情况不相符合,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并且也让老师们哭笑不得。
【名句原文】
陈情表
西晋: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创作背景】
“陈”是陈述的意思,“情”则有多层意义:首先指情况(事实);当然也有衷情(孝情、苦情、忠情);另外还有情理(忠孝之道),正所谓“情以动人”;表是古代一种重要的议论文体,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李密的这篇《陈情表》便是结合这三者而成的千古名篇。
李密字令伯,一名虔,今四川彭山人,自幼丧父,母改嫁,全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他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一名郎官,但司马昭灭蜀汉后,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便在家专心供养祖母刘氏,而他的“孝”名,早闻名于乡里之间,就算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为了侍奉祖母,他一直都未曾去应诏。
公元265年司马炎即帝位,改国号为晋,是为晋武帝。此时晋武帝为了稳定局势、笼络西蜀人士,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而以“孝”闻名的李密自然是不二人选。但李密原是蜀汉的旧臣,国家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感伤未逝,再加上司马氏阴险多疑,对前朝臣子改事新朝之事难免会带有戒心,所以他深思之后决定辞退晋武帝的任命,因此才会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李密的作品大都佚失,流传至今的只有《陈情表》及《赐钱东堂诏令赋诗》。《陈情表》一文则以“孝”为中心点,本着宗法人伦的纲常为主骨,通篇措词委婉,无一字虚言藻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一向被人所传诵。有人曾说:读《出师表》不落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落泪者其人必不孝。足见此篇文章的强烈感染力。
文章标题: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翻译原文赏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