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出自纳兰性行德《浣溪沙》(抛却无端恨转长):抛却无端恨转长,慈云稽首返生香。妙莲花说试推详。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篆烟残烛并回肠。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出处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抛却无端恨转长,慈云稽首返生香。

妙莲花说试推详。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

篆烟残烛并回肠。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浣溪沙》(抛却无端恨转长)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故事赏析

在前边那首《金缕曲》里,容若发出了“料也觉、人间无味”的叹息。这一叹,悠悠然就是整个后半生。纳兰词的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康熙十五年(1676年)是容若人生的转捩点,也是他的词风的转捩点。这一年的七月,卢氏去世,灵柩停在双林禅院一年有余,迟迟不忍下葬。

这里要介绍一下古代礼制。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灵柩的停法本来是很有讲究的。按照周礼,人死之后不能马上入土,灵柩先要在家里放上一段时间,意思是表达生者对死者的留恋之情。这段停灵的时间被称为“殡”,供人凭吊,到一定天数之后再抬出去埋,我们所谓的“出殡”就是从这儿来的。停灵的时间也有规定,天子身份最最贵,所以停灵时间最长,其他人等而下之。宋代以后,主要实行的是朱熹根据周礼改订的《朱子家礼》,停灵的时间被规定在三个月。古人经常不愿意把死者及时下葬,一拖再拖,究竟能拖多久呢,甚至能拖到家里人根本忘记灵柩放在什么地方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多,一个主要原因是风水思想的流行,大家都觉得只要给家里的死者埋在一处好风水,活人就能家业兴隆、子子孙孙享福不断。但好风水又不是说找就能找到的,最大的麻烦是:风水先生你说你一套、我说我一套,听着都有理,但你也搞不清到底谁说得对。所以,用礼制来规范丧葬时间,这是很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明白了这些背景,我们就知道容若把妻子停灵一年多,严格说来已经不合礼制了。

感情超越一切,无论如何,容若就是长时间地守在这里,眼看着佛灯明灭,耳听着梵音经唱。他本来并没有学佛的意愿,却因为妻子的死,因为长期在禅院里的流连,思想与性情便真的被佛家世界深深地攫住了。

我们看容若的作品,他的词集原本题为《侧帽词》,用的是北朝独孤信的典故:独孤信姿容绝代,大为时人所慕,一天他出城打猎,回来的时候不小心被风吹歪了帽子,独孤信要急忙赶在宵禁之前回城,并没有留心到这个小小的细节。等到第二天,城里却突然出来一件怪事:满城的男子们尽是歪戴帽子的造型,流行就是这样,比风吹得还快。

容若词集用独孤信侧帽的掌故,正是贵公子风流自赏的姿态,但其后却更名为《饮水词》,取的是禅宗话头“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意思。这个时候,容若的心已经和世界产生了隔阂,自家心事自家知,词作虽然流传,知音又有几人?他也不在意外界的评价了,侧帽风流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尽管举国上下仍然传唱着自己的词作,但那又如何呢,容若依然是孤独的。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浣溪沙》(抛却无端恨转长)

我们看容若的名号,他自号楞伽山人,“楞伽”在佛教信仰里真有其山,佛陀进楞伽山讲说佛法,于是有了著名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即《楞伽经》,成为中土禅宗的早期经典。达摩把这部经书传给慧可,开启了中土佛教“楞伽师”的时代,此后传到弘忍和慧能,经典才发生了改变,中土禅宗才算真正定型。

《楞伽经》带来的是禅定的方法。达摩所谓壁观、面壁,其实就是坐禅,也就是修炼瑜伽。这个时候,达摩带来的禅和禅宗意义上的禅完全是两码事。当然,达摩练的瑜伽和张惠兰的瑜伽也是大不一样的,至少在目的上,一个是为了终极真理,一个是为了强身健体。

禅,在达摩那里只是一种静坐冥想的修炼方法,那么,他所修炼的教义又是什么呢?——很简单,只有一部经书,就是四卷本的《楞伽经》。达摩很直率地告诉大家:别的经都不必念了,就一门心思念这部《楞伽经》就好。

达摩的这种禅定法门后来被慧能大加挞伐,提出了“禅不能坐”的著名口号,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宗教改革。但坐禅的法门并没有就此废掉,反而和慧能禅法并驾齐驱,到了清代仍然是佛门最流行的一种修行方法。容若耽于亡妻之痛,万念俱灰之下自然不可能去学慧能一系的禅法,既然总是在佛灯和梵唱里呆呆地出神,或许久而久之便也开始尝试依靠禅定来分散心头的创痛,结上了《楞伽经》的佛缘。梁佩兰在《挽诗》里这样写道:“佛说楞伽好,年来自署名。几曾忘夙慧,早已悟他生”,正是对容若以楞伽为字号的一个诗意的解说。

容若这首《浣溪沙》(抛却无端恨转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抛却无端恨转长,慈云稽首返生香”,这是说想要抛开无端的烦恼,却平添了更多的幽怨,只一心在佛前跪拜,求佛大发慈悲,使自己的妻子死而复生。

“慈云”一词是佛家语,在佛经里很常见的,因为佛家称佛的慈悲如大云覆盖世界,容若用在这里,代指佛祖。

“稽首”是一种跪拜礼,至少从周代就有了。“返生香”是个典故,题为东方朔写的《海内十洲记》讲到:聚窟洲有一座神鸟山,山上有返魂树,如果砍下这种树的树根和树心,在玉釜里煮成汁、煎成丸,就是所谓的惊精香,也叫返生香。埋在地下的死者一闻到它的香气就会复活,复活之后就再也不会死去了。

容若这两句词的涵义是:不管怎样想抛却烦恼,烦恼只是越斩越多,便只有祈求佛祖慈悲,把返生香赐给自己,好让亡妻能够复生。我们要知道,在此之前,容若并不亲近佛门,他一方面大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少年立志经邦济国,一方面秉承满族传统,弓马娴熟,武艺高超,是一个文武兼资的人物。加之家世显赫,在政治上自然前途无量。一个人在处境顺利、前途光明的时候,很少有投身宗教的念头,只有在受了打击、经了挫折之后,无处可以排遣,无处可以依靠,眼前便只有宗教一途了。

恰好,清代虽然不是佛法繁荣的时代,却是一个佛教泛滥的时代,全国寺庙数量远超前代,以禅宗和净土宗为最盛。这两派的流行是非常合乎逻辑的:相比于其他宗派,这两派并没有令人望而生畏的理论深度和复杂玄妙的教义,易于被老百姓接受。容若此时的处境,也不可能去钻研唯识学那样的佛理,只围着自己的愿望与忧伤打转,稽首慈云之后,便是“妙莲花说试推详”。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浣溪沙》(抛却无端恨转长)

所谓“妙莲花”,指的是《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花”就是“华”,汉字里本来没有“花”字,“花”是后起的俗字,后来约定俗成,才在“花”这个义项上取代了“华”。《法华经》属于大乘佛教,本是天台宗的主要经典,部头很大,理论体系也比较复杂。复杂的东西永远会被人民群众抛弃,所以《法华经》真正对世人发生影响的只是其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是中土佛教中观世音信仰的主要源头。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无尽意菩萨向释迦牟尼请教,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名为观世音,释迦牟尼作了一番非常详细的说明(我简单翻译一下):“如果有无量百千万亿那么多的众生,他们遭受到种种苦恼现在听说过观世音菩萨之后,只要一心称念他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就会立即观察到这音声,使那些身处苦恼的人都得到解脱。如果有人奉持称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那么即使他不幸陷入大火之中,大火也不能将其烧着,这是因为此菩萨有大威力大神力的缘故。假如有人不幸被大水卷走,只要他有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他就能很快到达浅处。假如有百千万亿那么多的众生,为了寻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宝物,乘船进入大海,即使正好碰上狂风,将其船只吹到罗刹鬼国,如果其中有人,甚至仅仅一人,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那么所遇难的人都能从鬼国中解脱出来。因为这种因缘,所以就称其为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为什么叫观世音,还存在着好几种解释,一种比一种深刻,但精通梵、汉双语的玄奘在西行之路上发现:这分明是对梵文的误译,正确的意译应该是“观自在菩萨”。但无论如何,《法华经》里的这位观世音菩萨最得世人的喜爱,因为你不管遇到什么苦难,不管遭受着多大的烦恼,只要念诵观世音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就会到你身边,立刻为你解决问题。容若这里的“妙莲花说试推详”应当就是在推详《法华经》中关于观世音菩萨的这段内容,证据就在下片的两句对仗:“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

“有情皆满愿”语带双关,原意是一切众生都能如愿,引申义反而用了字面上的涵义,是说有情人只要许愿,总能如愿。的确,《法华经》就是这么说的,言之凿凿,但当你真的去求、真心去求,死人却从来没有复活过。

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乘佛教主要只有两个内容,一是每天念诵阿弥陀佛,求得临死的那一刻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往生西天极乐世界;一是有困难就找观世音菩萨,无论求财、求子、求平安,有求必应。西天极乐世界很难证实,自管去信也就是了,但现实中的苦难从来都数不胜数,念诵观世音名号的人自然很多,也许观世音菩萨真的帮过世人很多,但容若此刻难免产生怀疑:《法华经》明明讲到观世音菩萨神通广大、有求必应,自己又这么心诚,求的也不是坏事,为什么菩萨就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呢?

这实在是信仰领域里的一个普遍问题。《福音书》也讲上帝对世人有求必应,给人以莫大的安慰,而《雅各书》又出来解释为什么会有“求而不应”的情况,说这是因为人们妄求。妄求也好,不妄求也罢,人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还能作什么呢?容若因为妻子的死,完全一副病急乱投医的心情。既渴望佛菩萨慈云广布、救苦救难,又眼睁睁地看着妻子的灵柩在禅院里放了一年也毫无奇迹发生,由此对佛祖的话、观世音菩萨的神通也隐隐地产生了一些质疑。我们仔细体会这两句“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患得患失的神情溢于言表。

这两句本是化用自王次回的诗“但是有情皆满愿,妙莲花说不荒唐”,王诗的意思是说,看到众生都能如愿,才晓得《法华经》里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的说法并不荒唐。容若把第二句改掉了,《法华经》荒唐不荒唐,他心里应该也在打着鼓呢。

焦虑之情没有着落,心情百转千回,惶惑无助。这样的情态,便是词的末句“篆烟残烛并回肠”。

“篆烟”是说香火燃烧,烟在空气中抖动,有如画出了篆字,也可以理解为香火烧尽时香灰的形状如同篆字。残烛留下了融化的、凸凹起伏的残蜡,和篆烟一样,和容若的心情一样,起伏不平。

通观全篇,一个凄惶的、忐忑的多情种子跃然纸上。他的一切都围绕着亡妻——因为她的死,他在佛门中寻找灵药;因为遍寻不获,他对佛经和菩萨也隐隐有了疑惑和埋怨。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信徒,只是一位深情的丈夫。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浣溪沙》(抛却无端恨转长)

文章标题: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浣溪沙》(抛却无端恨转长)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mingju/33446.html

上一篇:料也觉、人间无味-《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此恨何时已)

下一篇: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沁园春》(瞬息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