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作品原文】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赏析】
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穆然静立着一座俊险秀丽的山峰,在桃花洞里的铁桩相传是吴主孙皓铁锁横江的遗笔,摩崖石刻上“西塞山”三个大字渐渐被岁月褪去了痕迹,西塞山东边的明朝牡丹依然寄寓着那个美丽的爱情传说,亭阁林立,绿荫成群,远处的群山层峦叠嶂,绵延到历史记忆的深处。
这风光秀丽的西塞山,不仅是当下的旅游胜地,在历史上更以其处于吴头楚尾的独特地理位置和险峻的地形集古战场和风景名胜于一身。自古至今,见证着无数的腥风血雨的战争洗礼,也铭记着无数文人墨客的骚词歌赋。
唐朝张志和曾经在《渔歌子》中吟咏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在这桃花绿意中再现了古时的自然风采。江南水乡春汛捕鱼,鲜明的山光水色里若隐若现着渔翁之影,这一幅诗一般的山水画恍若桃源梦境。
及至刘禹锡的笔下,这西塞山之景已然大不相同,少了张志和笔下的悠然闲适,却多增了几分厚重的历史感。
唐长庆四年(824),原为夔州(今重庆奉节)刺史的刘禹锡奉命东调,沿着滚滚长江顺游而下,前往和州(今安徽和县)赴任刺史之职。其间途经湖北,暂驻西塞山之时,望着茫茫山景慨叹万千,联想时局,抚今追昔,忍不住将一腔沉思化作这首感叹历史兴亡之诗。
西晋咸宁五年(279),为了完成统一大业,满怀雄心的司马炎率领一众铁蹄踏上了吴国的土地,从东面的滁州到西面的益州,数路大军组成的辽阔战线像一条长龙一般,踏着飞扬尘土向东吴大地长驱直入。当时被封为龙骧将军的王濬,正暂驻益州制作战阵所需要的船只,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当浩浩荡荡的大军乘船东下,伴随而来的便是金陵城池被攻破的消息,曾经的泱泱大国气数殆尽,吴主孙皓的投降正式宣告了东吴的灭亡。
再回忆起这场历时五个多月的大战役,其间的各种周折与细节都被模糊了,在刘禹锡笔下只截取了其中的始与末,从王濬发兵到吴国灭亡,寥寥几笔便集中概括了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哪怕困兽再做最后的挣扎,孙皓的腐败政权早已是苟延残喘不堪一击,遇上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王濬,一切的拼死抵抗都化作虚无。当王濬大军如决堤之水般向东吴大地呼啸而来,金陵政权的覆灭早已成为命运注定,于是这黯然凄惨,也有了某种必然的意义。
当时的东吴,并非人寡物穷,亦并非将少兵弱,只是仰仗着优渥的自然条件而不自知,空空地让不修内政、荒淫误国的吴主孙皓白白浪费,最后落得“铁锁沉”、“降幡出”的下场。这人为的悲剧背后更显示出深刻的历史教训。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这两句诗是诗人睹景触情沉思之后的慨叹。遥望着依然巍峨耸立的西塞山,绿意一年旧时一年新,而脚下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如同永不止步的时间一般化成了永恒。物是人非,无语凝噎,这些世间的人事沧桑似乎与它们全然无关。一句“往事”涵盖的早已不仅仅是东吴覆灭之事,而是在历史上一遍又一遍重演的兴亡荣辱,东吴之后在金陵相继建都的东晋、宋、齐、梁与陈等朝代,纷纷踏着前人的脚步重蹈覆辙,历史于是从某种意义上变作了轮回,那些不肯接受历史教训而自省的人,最终只能成为新的牺牲品而已。
当时的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的颠簸,气数大不如从前,藩镇割据朝局动荡,整个国家如同狂风暴雨中飘摇的小舟,再难以寻得一片安宁的港湾。纵然此后唐朝曾取得了几次藩镇割据的胜利,然而这昙花一现之景很快被更加严酷的现实所湮没,当时包括刘禹锡在内的一批人才试图改革时弊力挽狂澜来拯救即将奄奄一息的唐王朝,然而积疾久矣,无力回天。参与到政治革新集团中的一大批人最终也屡遭迫害与打击。历史与人生的悲剧触发了诗人内心柔软的琴弦,让他忍不住慨叹“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杜牧曾在《阿房宫赋》中点出的至理名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似乎将要在当朝现实中重演,等待唐王朝的又将是怎样的结局?
西塞山的这次怀古,穿梭在古今家国的横纵线上。当此时的刘禹锡站在西塞山顶,在一片摇曳着的秋风芦荻中伤心喟叹前朝的故垒遗迹,不知后世是否亦有人将会在同处悲叹唐朝的命运……
文章标题: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出处赏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西塞山怀古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mingju/3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