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品原文】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析】
唐乾元二年春,在邺城(今河南安阳)爆发了唐军与安史叛军之间的战争,点燃了安史之乱的战火,不堪一击的唐军在邺城之战中溃不成军,黎民百姓或是忍辱负重地被迫加入战争的队伍,或是遭受生灵涂炭的危机考验,整个社会犹如一张被撕碎的破网,摇摇欲坠。“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这一切都被杜甫尽收眼中。不久之后,对当时污浊时政痛心疾首的杜甫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带着一腔热血悲愤,开始了西南漂泊之旅。
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成都暂时成了杜甫的庇身之所,在城西的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这便是著名的杜甫草堂。成都是蜀汉当年建都的地方,城西北那座古老的武侯祠成了一代代百姓纪念名相诸葛亮的确证,经历了漂泊,见证了生死,短暂的相对安稳的西南偏居生活让杜甫渐渐沉淀下来,曾经目睹过的那些鲜血与呼号、悲怆与痛苦常常重新浮到脑海里,在当下的故事里许多的历史的影子又再一次上演。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探访了诸葛亮武侯祠,写下了《蜀相》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诗歌一开头便一问一答,“柏森森”三字将浓郁的感情笼罩全篇,不仅仅是环境上的庄严肃穆之意,更是富有历史的沉重之感。看似诗人是在闲庭信步地寻找“丞相”居住的旧址,而另一方面也在一点点接近历史的原貌,探寻蜀相的精神。对蜀相祠堂做了一个总体氛围的铺设之后,颔联两句将镜头进一步拉近,置于丞相祠堂内的具体景物上。无论是“碧草”、“春色”还是“黄鹂”、“好音”都是一种偏暖色调的描写,一静一动,一视一听,本来也该让人感到些许暖意,然而画风突变,横插出来的“自”和“空”字可谓是惊天劈地,仿佛在艳花外封了一层冰意,生生地让人心冷了下来。茂盛的春草自顾自地展露春色,而美丽的黄鹂鸟也不过白白唱着好听的曲调罢了,鲜有人至的丞相祠堂在历史的风霜洗礼下早已被人淡忘了,世事无常,言外之意不禁充满了叹惋和可惜,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果说前半段诗歌还是在委婉地将情感隐藏在景色描写之中的话,那么后半段诗人的感情就大张旗鼓地铺陈开来。诗人忆及历史往事,想当年,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而诸葛亮也并未让君主失望,辅佐两代帝王,制定天下计谋,开创时代基业,一时传为举贤纳士的佳话。百年后站在丞相祠堂之外,体味着当年诸葛亮尽忠蜀汉,不遗余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诗人不禁感慨万千,以至积郁已久的感情在这一刻忽然触发,致使诗人发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这一番抒情实则也道出了杜甫游览诸葛武侯祠的真正缘故,想如今安史之乱还未平息,在国事危亡之际,怀有“致君尧舜”政治理想的杜甫在坎坷的仕途上请缨无路,屡屡受挫终究无法施展抱负,也难以找到能够赏识自己才华的知音,流落到西南暂且躲身,前途渺渺未可知,内心的孤独漂泊之感更甚。此时重游诸葛亮的祠堂,重新回忆起那段鲜亮的历史,不禁对丞相之功无限仰慕,倍加崇拜。
《蜀相》这首诗明显看出诗人杜甫渴望参与社会建设、革新朝政的强烈愿望。虽然此时寓居成都,过着相对安稳闲散的生活,然而苟且安居并非杜甫的真正追求,报国无门的苦衷与壮志难酬的慨叹始终纠缠着自己。在一个心怀天下的文人看来,能够充分施展才能并取得辉煌业绩的诸葛丞相才是自己追随的榜样。尤其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引得后人争相传诵,反映了那些宏愿未遂而含恨辞世的英雄们的普遍心理,强烈的入世精神洋溢在诗歌之中。慷慨悲壮的语词、跌宕起伏的结构也很好地体现出杜甫诗歌典型的沉郁顿挫风格。
若是有机会去拜观成都的武侯祠,愿把这首诗歌默默地装在心中,想象着杜甫曾经踏上武侯祠的台阶回忆起诸葛亮的动人事迹,而如今,我们带着这份景仰和怀念又重新出发,拨开嬉闹的人群,品出些历史的意味来。
文章标题: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处赏析-杜甫《蜀相》壮志未遂的悲怆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mingju/3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