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评价最高的一首诗当属《静夜思》,静夜思全诗二十个字,诗如骨,字天成。白铺直序,拆开都可以念,就是普普通通一句话,听上去都不象诗,不求雅不求脱俗。却偏偏诗意渗到骨子里,引人共鸣,千年传诵。就算很多诗没人读过,没人记得。这一首,只要知道唐诗的,一定会,一定记得。这是无双法,天下第一的本事。
《静夜思》全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能将白菜炒成天下第一美味,这是神仙的手段。所以前人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谪仙人才能写的诗。我却以为不然。静夜思才是无出其右的唐诗第一。
现在你随便找路人甲问问:“你会哪首诗啊,念首诗来听听啊”答案就是这首啊。世界上有唐人的地方就会有人读这首诗,这首诗从传诵方面来说可以说是中华第一诗。
关于《静夜思》这首诗究竟好在哪,我是突然之间明白的。
有一天晚上放假之前,同学都收拾完行李回家,我自己一个人在宿舍里,抬头看到窗子的瞬间我想起了这首诗。。。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当李白把静夜思这三个字写在纸上的时候,接下来的二十个字其实真的是有最优解的,就是那二十个字,只要把它们从数万个汉字中挑选出来,排列组合之后写在纸上,就可以赋予这张纸极为珍贵的意义,就可以让它无法被挑剔的批评家改动一个字只能跪在地上膜拜,就能和千年之后的无数人完成跨越时空的对话,并将其内化为四海华人的文化基因,就能让我在这个晚上听歌的时候不那么孤独。
可惜这项任务太过于艰巨,在李白之前的无数人都曾在这样一个晚上站在窗前,内心似有涟漪,想写点什么却又作罢。只有李白做到了,他拿起笔,如有神助一般,从浩如烟海的文字中一个一个的把它们准确的挑出来安放在纸上,格律与韵脚是如此自然,了无痕迹。他不需要苦吟三四年,也不需要捻断数根须,文字就这样流淌出来,这时我终于相信这个世界上确实是有天才存在的。ps:后来你还发现这个人并不是妙手偶得,他还迷之高产。。。简直令人发指。。。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又是熟的不能再熟的诗歌,但随着阅历增加,方见这举手投足间的深沉。
意境简析一:
1.看月光,一个人得多百无聊赖才能独坐看地上的月光?(床是坐具,不是卧具,唐代是床从坐具到卧具的过度时期,李白这诗里应该是坐具,李白坐着看眼前地上的月光。)
2.一个“霜”字极好,交待了两个时间,一是深秋,二是深夜,后半夜才起霜。一个人怎样的心境还在大半夜孤坐不眠,那是怎样的心绪?
3.从看月光,到望山月,这个由近到远的动作,是徐徐地呢还是猛然地?我觉得是猛然地,刚开始坐下的时候心无旁骛,可能月光还没照进来,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突然发觉脚底一片白茫茫,先惊疑是霜,猛地想起可能是月光,举头望去,月在山顶。
4.作者所处的位置也有趣,是室内呢还是室外?我觉得是室内,但开着窗,所以举头从开着的窗看出去能看到明月,如果窗关着就看不见。因为开着窗,气温低才会怀疑地上的是霜。深秋半夜开着窗,可见作者的闷和热,对李白来说就是渴望建功立业的热切和得不到施展才华的闷。
5.人在痛苦彷徨不知道去往哪里的时候最容易回想到自己从何处来,想亲人思故乡,这样的情绪涌上心头再自然不过了。
意境简析二:
首先,《静夜思》虽只有直白浅显的二十个字,却文思跌宕。
首句床前明月光,已经点出是明月了,可以直接下接第三句举头望明月,但是这样写,诗就太直,诗怕直致,所以第二句翻而疑是地上霜,使得诗的文思有了曲折变化。
诗怕直致,但更怕生硬,诗最重要的是情感自然。李白之“疑”,并不是单纯为了炫耀技法的,由月光联想到寒霜,本就是非常自然的联想,而且,由霜这个联想,也可以体会到诗人当是是孤独寒冷的,在一个孤独冷清的夜里,诗人再望月思乡,情感更加自然。
其次,《静夜思》虽简单易懂,但感情内敛而丰富。
疑是地上霜这一句,不仅使得全诗文思跌宕,营造出了孤独凄清的诗境,还引领了诗的第三句举头望明月,李白因疑月光是霜,便自然而地举头确认一下是月是霜,这一举头,瞥见明月,触动故乡之情,于是低头思故乡。
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感情似在思故乡三个字上,然而思故乡只是简单的情感陈述,真正诗人内心的情感的波动,却在举头低头上。
举头低头,写出了诗人踟踌踯躅之意。特别是低头二字,诗人举头就不能思故乡了吗,为什么要低头思故乡呢?虽然,这有可能是为了诗意的对仗,但这个低头,实际饱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冲动。
诗人低头,实际上是因为内心已经黯然神伤了。
所以,李白的《静夜思》,虽然写的只是诗人们常常写的主题望月思乡,却能在那么多思乡诗中独领风骚,可不仅仅是因为它易读好背。
《增订唐诗摘钞》有云:思乡诗最多,终不如此四语真率而有味。此信口语,后人复不能摹拟,摹拟便丑,语似极率,回环尽致??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李白评价最高的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