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波落泗水,海色明祖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古诗译文赏析(李白)

【赏析】

古人言“游必择友”,又称朋友为“交游”。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交游,后人常以为美谈。天宝三载(744),李杜在洛阳相识,从此开始了二人的友谊。用闻一多先生的话说,是“青天里太阳月亮走碰了头”。二人天机清妙,相互赏识,志趣投合,因而“相期拾瑶草”(杜甫《赠李白》)。是年夏秋间,为梁宋之游;天宝四载秋,又同游兖州。这首诗,就是同游兖州后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的一首著名诗歌。鲁郡即兖州。题中的“二”是杜甫的排行。据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称“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可以想见二人这次亲如兄弟的游历情形。

诗歌开头二句便说,因为要分别了,所以几天来都在载酒而游,为即将离别而痛饮,并抓紧时间游览遍了鲁郡的山川名胜、池台亭阁。唐人送别,通常都在日暮的时段里;而李杜之别,竟是持续了数日。览观风景,无异充作了送别的仪式,远胜于离亭设宴、把袂劳劳。两位大诗人果然是情深意厚,与众不同。“何时”二句,说离别之后,何年能在这石门路上,像这样金樽重开?既是申明前二句醉饮和及时游观的理由,也是表达对这次同游的珍惜,还有对再次同游的期盼。李杜在一起同游,不仅仅是游山玩水而已,杜甫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日忆李白》),透露了个中消息。“秋波”二句,融情入景,极具美感。诗人扣住游观,就地取材,以跨域辽阔的泗水、祖徕山为大环境,安排这场送别,让永恒的青山绿水见证他们的情谊;“落”“明”二字之用,大有情谊漫溢山川的意味;又且山明水秀,物色清澄,人处其间,如在水晶,表里澄澈。此正是唐诗中一种写情谊的方法——借清澄明净的物象,敞放心灵的天窗,袒露纯洁无瑕的感情,如“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蜀江水碧蜀山青”(白居易长恨歌》)之类。今日读者,明白这一点很重要,南宋诗论家严羽评得好:“五、六取景清旷,非胸怀如此者,对此亦堕茫昧。”(《李太白诗醇》)此别之后,李白又有《沙丘城下寄杜甫》诗,其“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之喻,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体味“秋波”二句融情入景所深蕴的情意。末二句,以“飞蓬”喻别后的漂泊,寄慨深长,珍重之意,不言自明;以劝酒作结,照应开头,情味悠长。貌似爽语,实无限低回,“不必言涕,黯然销魂”(《李杜诗选》梅禹金语)。

(李亮伟)

文章标题: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古诗译文赏析(李白)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0058.html

上一篇:塞下曲(其五·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古诗译文赏析(李白)

下一篇:送友人入蜀-古诗译文赏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