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
盛唐七绝最杰出的代表,一向是李太白、王少伯并称,这两个天才诗人,生平又都有政治失意的经历,而王昌龄的命运似乎更加悲苦。他一生官卑职小,仕途屡遭挫折——开元间曾贬岭南,天宝初(742)谪迁江宁(南京)令,天宝六年(747)再贬龙标(湖南黔阳),被贬的理由据说是“不护细行”(小节失检)——连个像样的罪名都找不到,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王昌龄自江宁丞贬龙标尉事在天宝六年(747)秋,而李白得到消息的时间当在翌年暮春,故诗开篇即以“杨花落”“子规啼”切合情事。而古有杨花入水化为浮萍、子规声像“不如归去”等说法,作为诗歌意象,自能引起身世浮萍、天涯羁旅的愁情,紧扣王昌龄贬谪之事。次句的“龙标”是地名(“龙标”作为王昌龄的代称乃是后话),句意即听说龙标远过五溪(酉溪、雄溪、辰溪等五个溪口,其余二溪所指有不同说法,其地皆在湘西)——换言之,五溪地处边远,龙标比五溪还要边远——不堪之意溢于言表,措语却含蓄从容。按唐贞观年间,龙标分置三县,其一曰夜郎,“夜郎”字面,还可使人联想到古夜郎国(贵州桐梓),着一“西”字,更增边远之感。
由于诗人不在朋友身边,不能当面安慰朋友,才想到要写一首诗。也许写诗的当时,他正对着一轮明月,于是得到即景好句。“我寄愁心与明月”二句意谓:让我把一片同情寄托给天空明月吧,不论你走到哪里,即使已经到达贬所,你也会看到这同一轮明月——“月亮代表我的心”。
诗中没有一个字明言对朋友被贬一事的看法,字里行间却饱含同情和理解。诗人把自己的“愁心”赋予具象的“明月”,一个孤独、高洁、光明的形象,这就意味着诗人坚信朋友的清白无辜,从精神和道义上予以支持、援助,无形中也对迫害无辜者投以愤慨和轻蔑。
若干年后,王昌龄早已物故,李白本人却因报国心切而无辜下狱,最后被判长流夜郎——走了一段王昌龄当年所走的曲折之路,再次体会到人间行路之难。一路上他定然会想起这首旧作,正是:“谁寄愁心与明月,伴我直到夜郎西?”
(周啸天)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0076.html
上一篇:望庐山瀑布-古诗译文赏析(李白)
下一篇:苏台览古-古诗译文赏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