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词三首)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①。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②。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注释
①群玉山、瑶台:传说皆西王母居处。
②飞燕:赵飞燕。汉成帝宠妃,后立为皇后。
【译文】
(一)彩云是你的衣裳,花是你的容颜。春风轻轻抚摩栏杆,浓露的牡丹显得格化娇艳。若不是群玉山上神仙出现,也会是瑶台仙女在月下相逢。
(二)一枝红艳的牡丹沐浴着朝露,散着芳香,云雨巫山的神女,纵然楚王朝思暮想,只是白白愁断肠。汉宫中谁能比她更美丽?可怜赵飞燕还得倚仗化好的新妆。
(三)名花和美人都为君王所爱,时时赢得风流君王含笑顾盼,动人美丽能消除了春日无限愁恨,她在沉香亭边倚着栏杆。
【赏析】
这三首诗是诗人奉诏写的新乐章。其写作背景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池东沉香亭前赏览牡丹,特命李白(当时在长安供奉翰林)制作新曲,李白虽然已醉,然诗思敏捷,援笔即写成了这三首诗。
诗的第一首以牡丹比贵妃:云彩好像贵妃的衣裳,牡丹花好像贵妃美丽的相貌。春风吹拂花槛,牡丹含露,这一切正如贵妃承沐着皇上的恩露。这样的美人,要么在西王母居住的群玉山,要么在神仙居住的瑶台才能看到,人间哪里有这般绝色呀?第二首以带露之花比贵妃的得宠:犹如一枝红艳的牡丹散发着芳香。楚王只能梦见巫山云雨,眼前这花容只有汉宫中新妆的赵飞燕才能比拟。第三首兼咏贵妃和牡丹:名花和贵妃相映生辉,君王常含笑观看。当她在沉香亭北斜倚栏杆时,无边的春恨也就完全消散了。
本诗在写作上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在对比的运用和语言的准确及言简意丰上。
【评点】
这三首诗都是李白在长安做翰林时所写的,是诗人在长安期间创作的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的诗歌。据说,唐朝兴庆宫东面的沉香亭畔,栽种有不少名贵的牡丹,到了花开时节,紫红,浅红,全白,各色相间,煞是好看。天宝三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贵妃一同前往赏花,戏子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于是急召翰林学士李白进宫,创作新词。李白进得宫来,略一思索,便有了主意,很快下笔如飞,一挥而就,在金花笺上写了三首《清平调》诗送上。在三首诗中,李白把牡丹与杨贵妃交融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共沐皇恩。唐玄宗看了十分满意,当即重赏了李白。这三首《清平调》无论从立意上,还是谋篇布局上,抑或是修辞摹写上,都显得非常独特。从另一方面分析,诗人当时是突然被召入宫,被要求即兴赋诗。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并没有抱着交差的心理,草草做一首应景之诗,而是准确地把握住了唐玄宗当时的特殊心理,把名花与唐玄宗的爱妃联系在一起,并由此切入进行发挥,因此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诗人李白文思之敏捷,作诗功底之深厚。《清平调》,题为乐府调名,实为李白自创新题。
第一首以牡丹比贵妃,歌咏她的美艳。“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句,将贵妃的衣服比作云霞,将容貌比作花朵,将杨贵妃的美丽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其中“云想衣裳”既可以理解为看见云而想到衣裳,又可以理解为把衣裳想象为云;“花想容”既可以理解为看见花而想到杨贵妃的美丽容貌,又可以理解为把杨贵妃的容貌想象为花。寥寥七个字,却将人美、花美、景美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句用“露华浓”来形容花容,充实上句,同时将君王的恩泽比作雨露,表现人与花皆受宠幸。下面,诗人开始调动丰富的想象力,飞升至西王母住的群玉山瑶台。诗人故意用“若非”和“会向”两个词来表示一种选择的意味,但表达的却是非常肯定的意思:美丽的花色、美丽的容貌都如此超凡脱俗,看来也只能在仙境中才能见到吧!这两句中,诗人多处用了比喻。虽然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等字眼比较朴素,却不露痕迹地赞颂了杨贵妃如牡丹一样美丽的容貌。
第二首运用典故,以牡丹带露比贵妃得宠。“一枝红艳露凝香”一句,从字面上看来似乎是在写牡丹的颜色和牡丹的香味,但仔细品味后,不难体会,李白仍是想借花写人,写贵妃自身之美,以及她承恩露之美。这比起第一首中的“春风拂槛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一句,借用楚襄王的故事,将第一句的花比作人,写使楚王断肠的梦中仙女,根本就比不上面前的美人。三、四句写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即使扮上新妆,也无法和不施粉黛的杨贵妃相比。所以,杨贵妃是真正的国色天香。这一首诗正是通过贬抑巫山神女和赵飞燕,来抬高杨贵妃,褒扬杨贵妃的花容月貌。
第三首回归现实,总承一、二两首,写尽牡丹、贵妃与君王。“名花倾国两相欢”一句,用“两相欢”将牡丹和“倾国”美人联系在一起,诗歌写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倾国”的美人正是杨贵妃。“常得君王带笑看”一句中的“带笑看”,将牡丹、杨贵妃和唐玄宗三者融合在一起。这样写,既能讨得贵妃的喜爱,也能博得君王的欢心。由此引出第三句“解释春风无限恨”,此句显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春风”指唐玄宗。既然唐玄宗被牡丹的艳丽、贵妃的美丽引得笑意连连了,那么所有的“恨”便都被轻松消解了,玄宗自然就无恨了。最后,诗人通过“沉香亭北倚阑干”一句,巧妙地点出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是在沉香亭北观赏牡丹的。他们倚着栏杆,赏玩栏外牡丹,那是多么的优雅和风流啊。
这组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句句金玉,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人花交映,迷离恍惚,无怪乎深为玄宗欣赏。诗中“云想衣裳花想容”等都是清新自然的佳句。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清平调三首-古诗译文赏析(李白)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0096.html
上一篇:越中览古-古诗译文赏析(李白)
下一篇:长相思二首-古诗译文赏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