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①。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释
①牛渚(zhǔ):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西江:今长江自南京至江西一段。
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加赞赏,邀其登舟长谈至天明,袁宏自此名声大振。
【译文】
我在一个月夜来到西江中的牛渚山边,天空晴朗万里无云。登上轻舟望秋月,徒然想起谢将军。我虽还能高歌吟咏,却再难遇到谢将军这样的人。明天我将扬帆离去,只看见枫叶纷纷扬扬地飘落。
【赏析1】
此诗是诗人怀才不遇,抒发因不遇知音而伤感的悲愤诗作。
一个秋日的夜晚,空中没有一丝云彩,采石矶下的长江波涛不兴,无语东流。诗人在舟上仰头望着那一轮自己素来喜爱的明月,徒然想起晋镇西将军谢尚。当年谢尚舟行经牛渚,月夜闻客船上有人咏诗,叹赏不已,遣人询问,乃是袁宏自吟他的《咏史》诗,因此订交。我也能咏诗——其实李白之诗不知要胜出袁宏多少!——但遇不到像谢尚这样的知音,明朝我将扬帆而去,送别我的,只有纷纷而落的枫叶罢了。这飘零的枫叶不知融进了诗人多少的辛酸和感慨。全诗抒情豪爽而不忸怩作态,浑然流畅,妙句天成。
【赏析2】
这首诗里写到了东晋的两位古人,从谢尚对袁宏的赏识和知遇,联想到自己的怀才不遇,有感而发。
李白一生渴望建功立业,崇拜英雄,但坎坷其身,难伸其志。而他天性浪漫,“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安徽当涂采石矶太白楼联),既然怀才不遇,而现实中又可与人言无二三,他就往往神交古人,思接千载,从逝川中去寻找可以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前贤。
他游牛渚采石矶,登舟望月,因地怀人,想到了曾驻守此地的谢尚。这位“谢将军”是李白十分崇敬的东晋谢氏家族的佼佼者,他不仅是豫章太守谢鲲之子、东晋太傅谢安之从兄;自身也建立了功业,进号为镇西将军,在北伐中还夺回了东晋朝廷丢失多年的玉玺,使东晋皇帝有了底气,结束了被讽刺为“白板天子”的尴尬局面。此外,《晋书》说他“善音乐,博综众艺”,他能为鸲鹆舞,善弹筝、琶和吹笛,出镇牛渚时,又曾使人采石制为石磬,以为太乐;他还尚清谈,善草书,又著有文集《谢尚集》,总之是一个在艺术的多个领域都有造诣的通才。李白除了仕途不顺外,和风流倜傥的谢尚的确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性情中人,而谢尚的识才爱才,提携袁宏,正是此诗之灵感触发点。
东晋文学家袁宏,祖、父世代为官,他的少年时代却孤苦无依,以驾船运租为业。他善属文,文笔典雅,才思敏捷。也是在这样的秋夜,也是在西江的牛渚,他在舟中吟诵他的咏史诗,声清辞美,引起了微服泛江的谢尚的注意,邀其登舟晤谈通宵,对他大为赏识,于是擢拔为自己的参军。袁宏自此文名大振,一直官至大司马桓温府记室、吏部郎、东阳太守。正是这个偶然的机遇改变了袁宏的命运,可以说,谢尚是袁宏的伯乐。
然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白的感喟正在于此。
李白此诗,不斤斤于格律的严谨和语言的藻饰,而是大处落墨,情景浑成,纯乎天籁。从秋夜舟泊西江(古称自南京以西至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写起,一泻而下,句句递进。
首联和颔联的上句写秋空高远,月色撩人,至为简洁,而诗意的境界全出,动人遐思。颔联下句即在这样寥廓悠远的气氛中进入怀古,遥想谢、袁当年在此地的遇合,惜乎斯人已渺,美谈不再,此情可待成追忆,“空忆谢将军”,对谢尚的崇敬怀念只能是没有结果的一种徒然了。这种惆怅之情进一步表现在颈联中,更把自己也放进去和古人相比:我也能高咏佳作展示才华,丝毫不逊于袁宏,然而幽明永隔,那个擢拔人才于草莱的谢将军是听不到了。那么,我的知音在哪里?在“空忆”而“斯人不可闻”的失望中,只好潇洒自解,来朝挂帆归去,“乘桴浮于海”,诗人在尾联里,留给读者的其实是一个在枫叶坠地、秋色凄迷中渐行渐远的无可奈何的背影。
人才难得,谪仙级的人才更是不世出的“珍稀品”,然而不世出的人才往往也是“易碎品”。古往今来怀才而不能用世如李白者不知多少!明乎此,我们对牛渚江边李白的这一声叹息,或许能有更深的理解。
(黄宗壤)
【评点】
本诗为诗人夜泊牛渚有感而作。牛渚为晋代诗人袁宏与谢尚将军相遇,得到谢尚重用的地方。诗人想到先人典故,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忧闷,因此写下这首咏古怀今的名作,以抒发怀才不遇、知音难觅的伤感。全诗意境悲郁。诗题中的“牛渚”是山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北,突出于江中。“怀古”,诗题下原有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据《晋书》传载,谢尚字仁祖,是官镇西将军。袁宏字彦伯,早年孤零贫穷。谢尚镇守牛渚时,曾在秋夜微服泛舟江上,偶然听到袁宏在运粮船上吟诵自己所写的《咏史》诗。谢尚深为赞赏袁宏的才学,将他邀请到自己的船上,交谈了一夜。袁宏由此名声大振,后来成为东阳太守。
这首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回应题目,并描绘牛渚夜景。诗人从大处落墨,描写辽阔的天宇与浩渺的西江,二者在夜色中融为一体,越发显得空阔藐远。
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此情此景,诗人不由想起了谢尚泛江遇袁宏朗吟这一诗意的故事。但是,诗人并不就此落入“怀古”俗套,而是别有会心,从这桩历史陈迹中发现了一种令人向往的美好关系:地位的悬殊、贵贱的悬隔,丝毫不能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而这正是诗人在当时求而不得的。
颈联由怀古回到现实。袁宏月夜遇知音,让诗人想到了自己的遭遇。诗人不禁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
末联宕开写景,诗人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了诗人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此联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
本诗诗意明朗、单纯,语言清新、自然,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自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夜泊牛渚怀古-古诗译文赏析(李白)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0105.html
上一篇:《玉阶怨》原文翻译赏析-李白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