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赏析】
天宝七年(748)八月,颜真卿(709—785,长安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前往河西、陇右(在今陕、甘交界区域一带。临行前,岑参在长安写了这首诗。诗从对悲壮的胡声的描写中表现了给友人送行的依依惜别之情。
胡笳,古代管乐器,开始卷芦叶吹之以作乐,后来以木为管,饰以桦皮,为三孔,两端加角,从汉代起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其吹奏声呜呜然,如人之悲鸣。汉末蔡文姬即写过《胡笳十八拍》的著名诗歌,用以配合胡笳的伴奏而歌唱,倾诉乱离的悲苦。但岑参的这首《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虽然有惜别之悲,但悲中有壮,表现出特有的风格。诗人从三个方面,用不同的手法,反复、深入地表现胡笳的悲壮。
第一个方面,是开始四句,把胡笳之声与“胡人”的吹奏情形结合起来写。诗人说,胡笳之声本来就是最悲的了,特别是由那“紫髯绿眼”的“胡人”吹奏起来,声音更见其悲,一曲未完,连那西域楼兰(汉西域城国名,唐为鄯善,在今新疆)能征惯战的军人听了,也不禁悲愁得要死。诗中用红胡子、绿眼睛的“胡人”形象,来渲染异域情调,赋予胡笳以边地特有的悲壮色彩,同时用“楼兰征戍儿”的“愁杀”来衬托胡笳声音之悲,写得兴会淋漓。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是以兴奋的心情来写这胡笳的悲声的。“君不闻”三个字,其中有向被送者探询之意,也有好奇之心,更表现出津津乐道的情怀。于是,在作者充满激情的诉说中,这一片悲声里,隐隐透露出豪壮的情调。
第二个方面,是中间四句,把胡笳之声与边城的荒凉冷落情景结合起来写。作者似乎在兴致勃勃地继续诉说:进入“凉秋八月”的“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强劲的北风把天山的草都吹断了,“昆仑山”(在青海、西藏等交界处)的南面晓月斜斜,此时“胡人”向月吹笳,那清晓的笳声,才更悲壮呢!这四句,诗人把胡笳之声安排在晓月欲坠之时,那贬人肌骨的寒气,那猛烈吹刮、呼啸不停的北风,与胡笳的悲声融为一片,似乎充塞宇宙,使天地也为之寒栗,这边塞的荒寒之境,使得胡笳之声倍增其悲。其中的萧关、天山、昆仑山,未必是被送者必经或到达之地,这里只是用来泛指边地关山,但从这些地名所特有的边塞含义中,从它们所构成的广阔的空间地域中,使胡笳之声有了更为辽远壮阔的背景,所以在悲凉之中,包含着雄壮的激情,令人为之感奋。
第三个方面,是最后四句,作者把胡笳之声与送别直接结合起来写。诗人说,在胡笳的一片悲怨声中,我就要送您远行了,今后只能从秦地的山上去“遥望陇山”(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山势陡峻,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唐为陇州所辖)之云,以寄托思念之意;您住在那远离故人的边境,夜里总会做离别的梦,当清夜梦回时,望着满地如霜的月色,您恐怕不愿去听那悲凉的胡笳声吧?这四句在深情的诉说中,体现出作者对被送者的无限厚意。“秦山遥望陇山云”,是说自己对颜真卿走后的怀念,但云遮雾障,望而不见,流露出一丝怅惘,正与胡笳的悲声相一致;“边城夜夜多愁梦”,又从边地着笔,悬想颜真卿对自己的思念,直接与笳声相连。这两层意思,把送别时依依难舍之情,与笳声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收到了使人感动的效果。尽管如此,诗中绝无寻常送别那种凄然悲切的情调,从“秦山”“陇山”“边城”等字面中,仍然透出一种雄壮气魄。特别是最后一句,“向月胡笳谁喜闻”,好像是说“向月胡笳谁都不愿闻”,但用问句作结,意思并没有那么肯定,其中也包含着“不喜闻”而“闻”之意。刚到边地,一切都感到新鲜,在那愁闷之际,听到月色中的胡笳之声,虽起思家之念,但不也有一种新奇感吗?那悲壮之声,不也使人为之一振吗?这些深长的余味,为全诗增加了悲而且壮的特色。正如周啸天先生所说:“诗中的边关是那么哀怨又那么令人神往,月下胡笳的声音那么催人泪下又那么富有魅力,读者感同身受。大抵诗人这时已隐约下定亲历塞垣的雄心,此诗可谓其边塞诗的前奏。”(《岑诗综论》)
(管遗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