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杜甫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

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

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

仲宣楼头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眼中之人吾老矣!

短歌行-古诗译文赏析(杜甫)

【赏析】

代宗大历三年(768)春天,杜甫一家从夔州出三峡,到达江陵(今湖北荆州)。这诗当是这年春末在江陵所作。题目《短歌行赠王郎司直》,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题作《短歌行》,将“赠王郎司直”移作题下注。题中“短歌行”是乐府旧题,称短歌是指歌声短促。“王郎”,姓王的年轻人,名不详。“郎”,是对青少年男子的通称。杜甫另有写在代宗宝应元年(762)的《戏赠友二首》,其二中有句:“元年建巳月,官有王司直。马惊折左臂,骨折面如墨。”前人多谓此“王司直”即本诗中的“王郎司直”。倘如此,杜甫和王郎六年后又在江陵相会,自有一番感慨。

唐代的“司直”有两种情况可以和王郎挂上钩:一是《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上说的,大理寺“从六品上”的司直;二是唐代太子官属也叫司直,相当于朝廷的侍御史。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在京城供职。杜甫在江陵遇到他,并且要去成都谋事,说明这位原来混得不错的年轻人在京城不得志,才来到江陵。

这首七言古诗一共十句,各五句算一个段落。上半首是作者在劝慰王郎。王郎在江陵不得志,趁着酒兴,拔剑起舞,斫地悲歌。“拔剑斫地”,是一种悲慨的表示。所以杜甫说:不要这样哀伤,我赏识你这位怀才不遇又光明磊落的才能出众之人。这里有个“拔”字,有人解释为“推拔”“推举”,说是“当时王郎正要西行入蜀,去投奔地方长官,杜甫久居四川,表示可以替王郎推荐”。这是不可能的!杜甫自己在四川都诸事不顺了,还去推荐别人?这个“拔”字还是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里说得对:“识也。”下面“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是用奇特的比喻来赞美王郎:在陆地上,你就是随风翻弄、白日为之动容的大树“豫”(枕木)和“章”(樟木);在大海里,你就是乘风破浪、大海为之汹涌的鲸鱼。下一句“且脱佩剑休徘徊”,杜甫是说:好啦!把剑放下,休息一会儿!

下一个段落需要解释的是:“西得诸侯棹锦水”,是“西棹锦水得诸侯”的倒文。“锦水”,锦江,代指成都。“趿珠履”,穿珠饰有珍珠的鞋。《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仲宣楼”,当是杜甫送别王郎的地方,在江陵城东南。“仲宣”是三国时诗人王粲的字,他到荆州去投靠刘表,作《登楼赋》,后梁时高季兴在江陵建了仲宣楼。“青眼”,用“青白眼”的典故。语出《世说新语•简傲》,说阮籍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与“白眼”相对。“眼中之人”,指王郎。把这几句串起来大意是:你买舟西上到了成都,肯定会得到蜀中节镇的信任,但是你还是要选好对象,不要误入凶门。我在充满春光的仲宣楼上,深情地望着你,高歌为你送行。王郎啊王郎,你正当年富力强,大可一展宏图,可是你眼中的我却已衰老无用了!最后一句感叹自己的衰老,意在劝勉王郎及时努力。

这首诗是五十七岁的杜甫对一个怀才不遇的年轻人的劝勉,大有惺惺相惜的味道。此时“吾老矣”的杜甫当然心态平和,出语稳健,但年轻时未必没有“酒酣拔剑斫地”的举动,也同样有过“抑塞磊落之奇才”的自许。否则,他就不会感到年轻王郎脉搏的跳动!

这首诗的用韵和结构很有特点。各五句为一段落,前五句押平声韵,后五句押仄声韵。各自的第三句都不入韵,而第五句都是单句再入韵。必须说明的是,后五句的“水”“履”“子”“矣”四个字,现在读起来不押韵了,但在杜甫的时代却是押韵的。还有,古诗不要求对仗,但是“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却用了对仗,又于散衍中见整饬。可以明显看出,这是杜甫有意为之,当视为杜甫在格律上的独创。

(星汉)

文章标题:短歌行-古诗译文赏析(杜甫)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0736.html

上一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诗译文赏析(杜甫)

下一篇:忆昔(其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古诗译文赏析(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