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注释

①金谷园:西晋石崇别墅。在今河南洛阳西北。

【译文】

金谷园的繁华随着香尘散尽,流水虽然无情但春草依然茂盛。黄昏时分东风送来啼鸟的声声哀怨,飘落的残花就像那坠楼人。

金谷园-古诗译文赏析(杜牧)

【赏析】

本诗是杜牧游洛阳金谷园废址时即景生情、咏春吊古之作。诗中表达的无限感慨,集中为一个字:“散”。繁华也罢,显赫也罢,最终都会散,都会变为虚无。永恒的只是无情的流水,而不是人的欲望,诗人对薄命如落花的绿珠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金谷园是西晋时富豪石崇的别墅,地址在今洛阳西北,极尽繁奢,至唐代已成遗迹。杜牧经过这里,怀古伤情,写下了这首诗。

面对荒园,诗人首先想到了金谷园昔日的繁华如今安在,“繁华事散逐香尘”。当年名园无尽的繁华已随着香尘的飘散而无影无踪。“香尘”,晋人王嘉《拾遗记》谓:“石季伦(崇)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无迹者赐以真珠。”是石崇当年豪奢的写照。

次句写眼前景色:“流水无情草自春。”人事虽非,景色依旧。流水、春草犹如历史的见证者,就像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所写道的那样:“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流水非是无情,只因它见多了前朝旧事,知道那不过是云烟过眼,一时而已。“草自春”的“自”字,表现出春草的悠然,活脱脱一副冷眼旁观状。

第三句“日暮东风怨啼鸟”,诗人触景生情:傍晚时分,阵阵东风传来了鸟儿的声声悲鸣。春天里听到鸟叫,原该是高兴的事,但诗人却从鸟儿的啼叫中听出了悲声。其实鸟儿的声音本无悲喜之别,是诗人的心情发生了变化,所谓景由情生,自然就听出了悲声。当然几个环境因素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此时——日暮,此地——废园,此风——凉风。当敏感的诗人正发着思古之幽情,鸟声入耳,让诗人听来似乎是在悲鸣。此悲实乃诗人之悲,此怨实乃诗人之怨。一“怨”字让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恰在此时,片片落花随风而下。诗人从落花的下坠,不由得联想起了当年此地曾发生过的惨烈一幕:“落花犹似坠楼人。”落花纷纷,恰似那坠楼的绿珠美人。《晋书•石崇传》记载:石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孙秀使人求之,不得,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落花与坠楼人能产生联想,一是因为二者都是坠物,二是因为落花与坠楼人都无法自主命运,一个随风飞扬,一个听人摆布。

杜牧所处的时代,正是宦官专权,党争不断,晚唐已如江河日下,国家的命运已非个人所能控制。此时的杜牧,或许正有这一份感伤在心头,吊古伤怀,自然写得凄切哀婉。全诗四句,句句写景,废园之景;景中有情,诗人之情。

(周啸天)

【评点】

本诗是吊古抒怀之作,感伤悲凉。诗人以描写金谷园败落荒芜、啼鸟哀怨、落花飘坠的凄凉景色,展现了美女绿珠的悲惨命运,抒发了对绿珠的深切同情和悲悼。金谷园,西晋时石崇所建豪华别墅,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诗。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家园,曾经繁荣华丽,盛极一时。后来石家衰落,金谷园也随之荒废。据《晋书·石崇传》记载:石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孙秀使人求之,不得,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杜牧过金谷园,触景生情,便写下了这首吊古名作。

前两句,诗人借“香尘”、“流水”,写金谷园的昔日繁华已不再,寓情于景。据王嘉《拾遗记》记载,“石季伦(崇)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无迹者赐以真珠。”诗人通过“香尘”之事,写出了石崇当年的奢靡生活。“香尘”散去,石崇的财富,金谷园的繁华,绿珠的香消玉殒,亦如“香尘”飘散而去。次句中的“流水无情”既照应了首句,补足繁华已尽之意,又以“草自春”三字构成另外一种诗意:不管世事沧桑,流水照样潺湲,春草依然碧绿。这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无尽的兴叹,寓于其中。

后两句,诗人借“东风”、“落花”伤怀,抒发感慨。东风、啼鸟,本是春天的景象,着一“怨”字,就蒙上了一层凄凉的色彩。末句,诗人将特定地点(金谷园)落花飘然下坠的形象,与曾经发生在此处的绿珠坠楼一事联系在一起,揉成一句,寄寓了无限情思。一个“犹”字,渗透着诗人无尽的追念和怜惜之情!“坠楼”与“落花”本就有相似之处,用作比喻,贴切自然,意味隽永。

全诗句句写景,层层深入,景中有人,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将深沉的感慨寓于暮春景色中,并且巧妙地把历史典故和景物描写结合起来,意境深远,抒情凄切哀婉。

文章标题:金谷园-古诗译文赏析(杜牧)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0930.html

上一篇:旅宿-古诗译文赏析(杜牧)

下一篇:将赴吴兴登乐游原-古诗译文赏析(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