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瓦

范成大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处州知府,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使金,不畏强暴,几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以善写田园诗著称。与尤袤、杨万里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

《碧瓦》原文赏析-范成大

【赏析】

这首诗通篇写景,乍看起来,是一首绝妙的日即景小诗。作者笔下秾丽的暮春之景,犹如一幅色彩绚烂、富有生趣的图画。近景,富丽堂皇的碧瓦楼,绣幕垂挂;远景,赤栏桥外,一泓清溪横斜,绿水淙淙;空中,杨柳飞絮,漫天飘舞;地上,梨花铺垫,洁白如雪。诗人把眼中所见碧楼、朱桥、烟柳、清溪、飞絮、棠梨等景物,井然有序地用两组对句,简练而又流畅地勾勒出来。整个画面,层次分明,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花香水气,仿佛从画中溢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读者从诗人描绘的优美画图中,获得了赏心悦目的自然美的享受。

这首诗,难道仅仅是描写自然风光?如果作者单纯是写暮春之景,那么用《春晚》或《暮春即景》之类的题目,岂不更贴切而达意?为什么偏偏选取句首“碧瓦”二字为题呢?从《碧瓦》这个别开生面的题目里,就暗示其中别有奥妙。“碧瓦”,青绿色的琉璃瓦。由“碧瓦”,自然会联想到“碧瓦朱薨”的华美宅邸。由此再联系绣幕、赤栏桥等景物,即可看出,诗人着力描绘的既非“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王庭珪《二月二日出郊》)的村野田家之景,也不是“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张仲素《春闺思》)的城郊郭外之色,而是贵富之家的苑囿。南宋小朝廷偏安半壁,歌舞西湖,如燕雀巢于幕上,不知祸之将至。这首诗描写的焦点,难道不正在这里?诗以“碧瓦”为题,意在让读者由此去寻求题旨。

首句“碧瓦楼前绣幕遮”,外观华丽美奂,但“碧瓦楼”中人在做什么?“绣幕”后又是怎样的场景?可惜被绣幕“遮”住了,看不见。诗人之所以不露幕后之景,用心在于让读者去想象:偏安一隅的王侯显贵,此刻正沉醉在一片笙歌声中,纵情声色。“销魂此地,君臣醉”,那管它“山河坠,烟尘起”(汪元量《六州歌头》词)!宋家万里中原土,换得钱塘十顷湖。“碧瓦楼”是贵侯们朝朝宴饮、夜夜歌舞之地,“绣幕”后是一幅醉生梦死的寻欢作乐图。朝廷如此腐败,国事何堪再问。诗的后一联以景传意,颇得风人之旨: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阳春烟景,行将逝矣,为之奈何。这两句看似景语,实则为感情至深的情语。一番风雨后,匆匆春归去,诗人以此暗喻南宋小朝廷偏安局面的岌岌可危。辛弃疾《永遇乐》词说:“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而此诗描绘了一幅坠绿残红、飞絮飘零之景,意境与辛词相似,但笔致更为凄婉。林升《题临安邸》诗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对南宋小朝廷的醉生梦死,林诗是大笔挥洒,筋脉怒张的热讽,而此诗是情思内蕴,绵里藏针的冷刺,异曲同工,各呈其妙。

这首七绝,画外有音,意余象外。读者如深入一层去体会,便能领会到言在此而意在彼,收到了“作者得于心,览者会其意”(《一瓢诗话》语)的艺术效果。

(沈晖)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碧瓦》原文赏析-范成大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0995.html

上一篇:《浙江小矶春日》原文赏析-范成大

下一篇:《催租行》原文赏析-范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