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乡台
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
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处州知府,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使金,不畏强暴,几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以善写田园诗著称。与尤袤、杨万里、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
【赏析】
孝宗淳熙元年(1174),作者由知静江府(治所在今桂林)、广西经略安抚使被调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此诗即作于这次赴任途中。成都北面有望乡台,这里用它为题,不一定实指其地(从作者入川路线来看,不必经过这里),主要是取登高远望,权以当归之意。
作者这次入川,心情相当复杂。一方面,他对“一身半世走奔波”(《戏书麻线堆下》)的仕宦生涯感到厌倦;另一方面,在山河破碎的形势下,又觉得应像“蚕老当作茧”(《初发桂林有出岭之喜……》)那样为国效力,有所作为。他带着这种矛盾的思绪,走上万水千山的旅途,本来拳拳于故乡的诗人,就更易见景生情,触发乡思。比如,当他途经长沙,在游道乡台时,便有“故园东北望,游子栏干曲”(《题岳麓道乡台》)的感慨;行至清湘县郊外,见到“紫荆闹桃李,冥冥一川花”的景色时,便联想到故乡更为明媚的春光,从而发出了“我宁不念归,愿作失木鸦”的浩叹,但又感到君恩重似“乔岳”(泰山),不应因征途遥远而犹豫徘徊。只有了解作者这种“乡心与宦身”(《清湘县郊外杂花盛开,有怀石湖》)的矛盾,才能更好地理解《望乡台》诗的内涵。
这首诗用简练朴质的语言,写了过去、当前和未来三种情景。头一句概括了过去几个月的艰难行程。这年早春,从桂林出发,经湖南而至荆州,然后沿秭归、巴东、巫峡、万州一线入川,时而舟楫浮江,时而越岭攀山,半载崎岖颠簸,至遂宁府始见平川。其间既有过钻天岭、判命坡那类令人“飞魂”的惊险,也有“野翁酌水煎茶献,自古人来到此难”(《九盘坡布水》)和“但阅关山过,都忘岁月催”(《金山岭》)的欣慰,这一切,都浓缩在“千山已尽”四字之中。眼前是一马平川,这最后一山,便显得孤峰独拔了。在这句里,“尽”字与“孤”字紧相呼应,不仅写出了眼前景色,字里行间还流露了终达目的地的愉快心情。按常情说,此时该策马扬鞭,急驰而下了。然而,诗的第二句,却反接头句之意,去写“行人”(指诗人自己)立马山头,缓辔踟蹰的场面。这样的描写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油然而生的特殊感触。接下去的两句便更进一层,直抒胸臆,申述立马踟蹰的原因。即将进入蜀川,再无崎岖之苦,但四周的高山,更加阻隔了与故乡的通路,连登高以望东吴(指作者故乡苏州)之处也没有了。这就把思乡之情更加深化了。蜀川,指四川盆地,用“平似掌”来比喻,形象而又贴切。诗人面对展现于眼前的蜀川,应是心情开朗,但到了川中,离乡愈远,乡思也愈切。正是这种相反的心情,构成了此诗深婉而不低沉、萦回而不失开阔的基调,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其时的感受。从中可见诗人表现微妙感情的艺术才能。
(唐富龄)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望乡台》原文赏析-范成大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006.html
上一篇:《劳畬耕》原文赏析-范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