劚石粉

韩梦周

三日不食眼花黑,七日不食四体直。

安知泥土不得餐,且携长铲劚山石

东舍老翁西舍娘,劚取石粉更无粮。

饥来便就山中吃,石粉为饭泉为浆。

道旁过者泪如麻,可怜石粉满家家。

木皮糠核尔何物,致使枵腹拼泥沙。

【作者】

韩梦周(1729-1798),字公复,一字理堂,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官安徽未安县知县。有《理堂集》。

《劚石粉》原文赏析-韩梦周

【赏析】

“石粉”,指白善土,俗称“观音土”,白色,质软,有糯性。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它可作画粉,也可用来浣衣。灾民饥饿难忍,便用它来填塞饥肠。但吃时难咽,排泄困难,一些人往往活活撑死。这首诗就是记叙灾民挖白善土、吃白善土的情景。

民以食为天,首二句以格言似的诗句写出吃饭的重要;三天不吃饿得眼发黑,七天不吃要饿死。也即俗话所说,“三天不吃饿得慌,七天不吃死得硬邦邦”。人要生存,得要吃粮,无粮可吃,怎么办?“安知泥土不得餐,且携长铲劚山石。”三、四句紧扣诗题:挖石粉充饥。怎么知道泥土不能吃呀,你看挖泥土的“大军”,人人扛着长铲、挎着背筐,正上山挖石粉。“安知”,接得陡峭,也问得十分奇怪。人所熟知,人非蚯蚓,怎能吃泥土?无粮,则可吞糠咽菜,或者啃草根树皮呀。可见草根树皮也没有了。接着四句是一组老年人挖石粉、吃石粉的特写镜头:“东舍老翁西舍娘”,在修辞手法上是互文(即东舍老翁东舍娘,西舍老翁西舍娘),这里泛指老人。他们亲自出来了,是否子孙已被饿死?或者自身难保?“石粉为饭”,可见“饥火烧其肠”(白居易诗),饥饿难忍!“泉为浆”,写出泥土难咽,要借助泉水送进饥肠。照自然规律,老人已日薄西山,消化功能衰退,哪能消化这种根本无法消化的泥土!可以想见,他们的下场不仅逃脱不了“四体直”,还要多增加一份死前的痛苦。诗中取材老人挖石粉,吃石粉,字字含悲,十分惨痛!“石粉满家家”,可见这种惨况已相当普遍,“道旁过者”(自然也包括诗人在内),眼见此种情景,止不住“泪如麻”了!结尾二句把议论、抒情融在一起,借饥民之口说出:“木皮糠核尔何物,致使枵(xiāo)腹拼泥沙!”饥民吃泥土,十分惨痛,他们所希望得到的食物不是米饭、白面,更不是山珍海味,而是“木皮糠核”,可见灾情之重,之久,连粗糠、树皮早已被吃光,只有拼命吃泥沙。一“拼”下得何其沉痛,在行文上照应前文,说明“劚山石”的原因。

这首诗通过灾民挖石粉、吃泥土的情景,十分深刻地反映了灾民的悲惨生活。明显地看出,诗人继承了汉乐府民歌叙事、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把它放在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中,也毫不逊色。

(曹方林)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劚石粉》原文赏析-韩梦周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230.html

上一篇:《登赤壁矶》原文赏析-韩驹

下一篇:《鸥鹭饥》原文赏析-韩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