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与杜子过高座寺登雨花台》
黄周星
被发何时下大荒,河山举目共凄凉。
客来古寺谈秋雨,天为幽人驻夕阳。
去国屈原终婞直,无家李白只佯狂。
百年多少凭高泪,每到西风洒几行。
【作者】
黄周星(1611-1680),字景虞,号九烟,湘潭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官户部主事。明亡不仕。有《九烟先生遗集》。
【赏析】
这是一篇登临寄慨之作。约写于南明王朝覆亡之际。杜子,即杜濬,晚明诗人,明亡后隐居南京鸡鸣山。高座寺又名甘露寺、永宁寺,在南京南门外雨花台梅岗山。雨花台,古称石子岗、聚宝山,站在山冈最高处可俯瞰南京城。
“被发何时下大荒”,首句破空而至,起势突兀。大凡登临之作,开篇多写登临所见之景,或交代登临之因,此诗却另辟蹊径,切住登高临眺引发的深沉感慨下笔,以一声询问领起全篇,是自问也是慨叹,感情异常沉痛。“被发”,披散着头发。古代男子成年后是要束发作髻的,散发不束,显有不遵礼规、与世相违的意思,隐士们常常如此。诗人不仅意欲归隐,而且要去那极荒远的地方隐居,可见内心的创痛之深。“何时”二字表明隐意虽决,然行期未定,似乎还有那么一丝迟疑,一分留恋,真切地反映出诗人登高临远时的复杂心态。
隐居之念缘何而起?次句“河山举目共凄凉”便作了回答。河山凄凉四字,既是对眼前所见景象的描述,也是对明王朝衰残破败的艺术概括。明朝末世,战乱迭起,大江南北惨遭兵火焚劫,早已遍地疮痍,一片萧疏,加之时逢秋日,万物凋零,木叶纷飞,登高而望,自是满目凄凉景象。更令人倍感凄凉的是,清人铁骑南来,明王朝迅速土崩瓦解,江山残破,人民流散,哀鸿遍野,这对忠于明王朝的诗人来说,岂不是最大的悲哀吗?复国无望,仕清不可,诗人只得选择避世隐居这条道路了。此句以写意笔法抒写登临所见所感,一个“共”字把破碎河山与悲痛心境紧紧相连,创造出悲凉意境,抒发了对国家沦亡的哀思。
“客来古寺谈秋雨,天为幽人驻夕阳。”颔联具体描述登临景况,以秋雨、夕阳衬托环境的荒凉冷寂和内心的凄楚忧伤。“幽人”,隐逸之人,与句中的“客”均指杜子和诗人自己。秋雨绵绵,令人愁闷,有什么可“谈”的?却偏偏将它作为话题,这暗示了处境的艰危,也道出心中的抑郁幽愤。雨霁云开,夕阳在山,也许是老天爷特意要用这美丽的景致抚慰一下“幽人”的孤寂吧,那一抹夕晖竟久停不去。然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情此景,更增人无限伤感。
残阳西沉,暮色即至,国破家亡,人将何之?“去国”二句借古人以明志,表示了忠于明王朝、誓不与清人合作的态度。前句言自己将像被迫离开国都的屈原那样,始终保持刚正耿直的本性,决不向恶势力低头;后句则说将效法李白,以疏狂自放的态度迎拒世俗的纷扰。诗人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在这里得到深刻的体现。但是,诗人深知,纵能保持一己操守,于国事却无多大补益,因而诗中也不免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绪。
末联回应诗题,直抒悲怆之情。百年,指一生。黄周星青少年读书求官,崇祯十三年(1640)中进士,官户部主事,对明王朝可谓忠心耿耿。然而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明王朝腐败透顶的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严重,大明江山摇摇欲坠。诗人虽有挽救国家沦亡之心,却无力无术改变王朝覆灭的命运,只有年复一年,一次次登高临远,望河山而洒泪,借以寄托哀思,表达对王朝的忠贞。“百年”“每到”,从时间和数量两个方面深刻反映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把全诗悲怆之情引向了高潮。
这首诗起结有力,对仗工整,感情浓郁,音节流转,如从胸臆中倾泻而出,感染力很强。
(林心治)
相关阅读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488.html
上一篇:《铅山早行》原文赏析-黄镇成
下一篇:《大洋》原文赏析-黄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