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行村路
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
社肉:社祭时所供之肉,祭后分给各户。
【作者】
乐雷发:生卒年不详。字声远,号雪矶,舂陵(今属湖南宁远)人。宝祐元年(1253)特科第一。授馆职,四年以病归。长于诗赋,有《雪矶丛稿》。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作者乐雷发少年时代就以聪明机敏闻名,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后经宋理宗亲自招试,才赐特科第一。然而在职期间又因多次议论时政,不为当权者所容,失望之余,只好退隐云矶。这首诗中对淳朴、自由、优美的农村风光的描绘,显然反映了作者政治上失意之后对新的生活道路的探求。
反映在诗中的是作者在秋日村路上的一段感受:渐渐地,作者行近了一处村落,这里的一切同熙熙攘攘、明争暗斗的城市生活是那样的大异其趣。大人们劳累了一天,有的也许在作收工前的最后整理,有的也许已经在家里安然歇息,因而篱笆前嬉戏着的顽皮儿童,使这幅村舍图充满了纯真无邪的稚气。再近一点,则可见篱笆内高高悬挂着的豆荚,和茁壮地冒出地面的姜芽相映生辉,青翠可爱。这时一股奇香随风袭来,作者精神不禁为之一振:原来是大家在烹煮社肉———这种原始的古风,不正反映出村民的淳朴性格吗?回头再看小路两旁,依然是绵延不断的稻田,红的蜻蛉,绿的螳螂,点缀着竞相怒放的稻花,其间和谐、自然的情调,不由得使刚从尔虞我诈的官场中退出的诗人感到深深的陶醉。
这首短诗清新可爱,含蓄隽永。作者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由事物本身显示其美。出现在诗中的,有儿童、篱落、斜阳、豆荚、姜芽、社肉的香味以及稻花、红蜻蛉、绿螳螂等一系列农村里常见景物,这一系列的景物构成的画面,到底美不美?诗中没有正面表明,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这种用名词来显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等方法,主要依靠的是作者对事物的精细选择和巧妙安排,其难度较大,然而使用得好,却可以收到含蓄不露、意味深长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在白描中,并不是纯客观地把景物罗列出来,而是贯穿着诗人的感情,对景物着力点染。比如第三句问“一路稻花谁是主?”稻花自开,本来是没有主人的;但经作者这么一问,稻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开放的特点更其突出了———这种明明知道稻花无主,但写作中却先假设它有主,然后问一声主人是谁,最后得出“原来无主”的结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勾勒法”。再比如,末句写蜻蛉、螳螂,不仅用了“红”、“绿”这种非常鲜明悦目的颜色,而且在中间嵌进一个“伴”字,把两种没有思想的小生物写得相依相伴、和美融洽,委婉地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这种写法也是十分别致的。
(李济阻)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秋日行村路》原文赏析-乐雷发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621.html
下一篇:《龙门滩》原文赏析-黎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