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岳麓寺》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
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鸪声里独凭栏。
【作者】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天顺七年(146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曾依附奸宦刘瑾,为时人非议。然其诗文为明代一宗,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影响颇广。尤以诗著称,风格典雅工丽,为明代一大家。成化、弘治年间,形成以他为首的茶陵诗派。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
【赏析】
李东阳成化八年(1472)从北京回湖南的路线,先是由北京沿运河乘船经山东到南京,然后由南京沿长江乘船到武昌,由武昌乘船经岳阳到长江,再由长江到茶陵。他在长沙逗留了一些时日,写了一组诗,其中包括本诗在内。原诗四首,诗题应是《与钱太守诸公游岳麓寺四首,席上作》。本诗为四首之三。岳麓寺在岳麓山半腰,建于晋泰始四年(268),是长沙最早的一座佛寺,山门对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岳麓山本是胜地,又多遗迹可觅,诸如岳麓书院、望湘亭等。诗人选择了岳麓寺,盖以点带面,岳麓山及其遗迹俱入诗中。这是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法。
诗开头两句写的就是岳麓山。岳麓山在长江市湘江西岸,总面积八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二百九十七米。诗的首句用一“危”字,即突出了岳麓山之高之险,它俯瞰湘江,和“湘水天下碧”(李东阳《至长沙送别谢宝庆》)的湘江相映成趣。诗人在四首之一中也写到了岳麓山:“衡岳地蟠三百里,群峰将断复崔嵬”,和俯瞰湘江的另一名山——衡山连在一起,则岳麓山的雄姿更加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既多“危峰”,登山自难,羊肠小道崎岖曲折,则可供游人走的路究竟在何处?山路难觅,又衬托了岳麓山的险峻。
颔联的第二句中用“一僧寒”透露出岳麓寺的存在。有僧必有寺,有如说从前一位画家依据“乱山藏古寺”的诗句画一幅画,画家在画出的乱峰之中添上一根旗杆就代表佛寺了。这和诗人的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也看到诗人精巧的构思。那么岳麓寺周围的境况呢?周围万木葱茏,两处幽径在此会合。人们形容岳麓山碧峰屏开,层峦叠翠,盖源于覆盖于其上的苍松翠柏所致。“一僧寒”特别值得玩味,岳麓寺的僧不会只有一个,他就是僧侣的代表,着一“寒”字,则表示着僧侣的处境,他们出了家,并不意味着不会受到风风雨雨的打击。总之,为僧也是不容易的。
本诗后四句写诗人在岳麓寺张望,目力所及,为另一天地:平沙浅草,孤城落日,蓟北湖南,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尽收眼底。这一同为空间的自然,就范围说,是加大加宽,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怎样地热爱着大自然的一切,热爱着祖国的山山水水。当他纵目眺望之时,他是充满着这种真情实感的。诗人的真情实感我们又在“鹧鸪声里独凭栏”句中看到他的延伸和升华。虽不若杜甫之“戎马关山北,凭栏涕泗流”(《登岳阳楼》)那样深切动人,却也包含着作者的人生感慨和今昔之叹。从本诗和其他三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写的“北海书存谁问价,少陵诗罢独怜才”“荒芜旧基俱寂寞,断碣残篆失分明”等诗句所流露出的这类感情。而在《至长沙送别谢宝庆》这首诗中则有“湖南近凋瘵,叹息为苍生”之句,那么更接近于诗人“独凭栏”时所思所想了。
(陈曼平)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游岳麓寺》原文赏析-李东阳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643.html
上一篇:《九日渡江》原文赏析-李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