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初霁
李觏
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作者】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世称盱江先生,又称直讲先生。庆历二年(1042)举“茂才异等”不第。倡立盱江书院。皇祐初,以范仲淹荐试太学助教,历任太学说书权同管勾太学。拥护庆历新政。极力排斥佛、道二教。以文章知名。有《直讲李先生文集》(亦称《盱江文集》)。
【赏析】
李觏有《论文》诗:“今人往往号能文,意熟辞陈未足云。若见江鱼须痛哭,腹中曾有屈原坟。”曾被人指目为怪。然反对意熟辞陈、嘲笑徒夸腹笥,实为李觏的重要文学观点;他的诗作,劲质崛强,生新奇特,可以看出是受到唐代韩愈、皮日休、陆龟蒙诸家影响。
久雨初霁之类,本是人们咏熟了的应时写景诗题,但到了李觏笔下,却能振聋发聩,刻意创奇,读来兼有古硬清新之美。诗人抓住了人们苦于久雨、亟盼新晴的特定心理,深入体察,表现出新的境界。先写积阴为患,淫雨兼旬,使人惟恐沉绵阴雨不可摆脱,以点出题面的“苦”,为下句的“惊”蓄势。苦雨一朝革去,真令人喜出望外,使人们不由得惊讶,原来大自然还掌握着这么巨大的权力,挥手之际便可以雨去晴来。积患既除,人们自然感到耳目一新,轻松愉快,进入了一个新天地。所以下一联“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就接写造化之功:这里不说日月重光,而说把旧光还给了日月;不说山川增秀,而说将浓秀付给了山川。这种拟人写法,把天地造化写活了。此联虎虎有生气,真是“皮毛落尽,精神独存”(《宋诗钞序》语)。接着一联,具体写景,转向精细入微的刻画。诗人敏锐的观察和独到的感受,主要体现在初霁时的景象转换和感觉变化。车声、果味,一为听觉,一为味觉,再加上上联的光影色彩,使初霁的境界全出。人们欣悦之情不言而喻。诗的题目至此似乎写足无余了,而最后一联,却又峰回路转,再出一层意思:“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从人的心情说,苦雨太久,心有余悸,担心嫩晴不老,旧雨重来,因此寄语残云:该知足一点了,可别靠着天上河汉的水势,再来油然兴云、沛然作雨,破坏这美好的晴光!这一结束,语重心长,深得抑扬顿挫之妙。
这首诗在炼字上很见功夫。沈德潜《说诗晬语》谓:“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近人挟以斗胜者,难字而已。”这首诗中的“活”、“全”等字,确是平常朴素,然而却十分精彩。“车声活”的“活”字,圆转流利,表达出一种愉快感,它与原先车轮在泥泞中带水拖泥的咿轧之声,形成对照。“林薄初干”(林薄,指茂密的丛林草木),叶上初阳消宿雨,果味尝来,自是鲜美,著一“全”字,不坐实,不说死,但用来恰到好处。像这样的炼字法,很值得玩味。
(顾复生)
文章标题:《苦雨初霁》原文赏析-李觏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664.html
上一篇:《秋晚悲怀》原文赏析-李觏
下一篇:《残叶》原文赏析-李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