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牧往吉州谒使君叔
李嘉祐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作者】
*李嘉祐(722?—782),字从一,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历任秘书省正字、江阴令、台州刺史等官。
【赏析】
唐人的送行诗很多。但送行有种种情况,诗的情调也就大不一样。这里是送一个年轻人去探望他的叔父,而他的叔父又在那里当着州官。时节在初春,正是游历的大好时光。对一个刚刚成年的人来说,游历又很必要,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说,这都是一件好事。尽管离别免不了带来依依惜别之情,但也被替对方感到高兴的心情掩盖了。这就决定了这首诗的基调。
王牧这个人的事迹已经很难确考了。只知道有个王牧曾经担任过考功员外郎,与李嘉祐同时,可能就是他。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使君即刺史。吉州的王姓刺史有王缜,大历后期在任。这时候李嘉祐在吴越一带闲居。
诗的首联点明了送人春日出游的意思。诗人化用了前人的诗句。东晋谢灵运《悲哉行》说:“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王孙是对年轻人的尊称。《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漂母对韩信说过这样的话:“吾哀王孙而食之,岂望报乎!”王牧恰好姓王,所以用在这里更觉贴切。汀洲,说明送别的地点在水边。细草绿,时在早春,小草刚刚发芽。古人常常把春草和离情联系在一起。《古诗十九首》说:“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南朝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所以一说“细草绿”,惜别之意也就蕴含其中了。
第二联是对所送者的介绍和称许。古代男子二十而冠,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了。这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候。不仅如此,王牧继承了家学,长于诗赋,是个才情横溢的人。“旧弓裘”,用的是《礼记•学记》的典:“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来便用“弓冶”“弓裘”比喻父子世袭的事业。这里既是对王牧的称许,也是对他所要拜见的叔父的赞誉。当然,应酬之作中这类词句难免也有溢美之处。
第三联设想他旅途中的见闻。“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这是山野春天雨后的景色。一场春雨过后,山花竞放,争奇斗妍;春水潺湲,喷珠溅玉。这才是真正的春天,是身居市朝的人们领略不到的春天的真正的美。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再现了春日山野的美,而且写得生机勃勃,清新流丽。前人评论道:“李袁州(嘉祐)中兴高流,与钱(起)、郎(士元)别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盖吴均、何逊之敌。如‘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仲夏江阴官舍送裴明府》),文章之冠冕也。”(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引刘辰翁语)
第四联写他的叔父见到他以后,一定十分怜爱,舍不得他离开。所以嘱咐说:他母亲还在倚门而望,日日盼着他回来呢。小阮,阮籍的侄子阮咸,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贤”之列。这里用以喻王牧叔侄。
全诗流走秀整,应酬诗中难得有这样的佳作。清沈德潜评论此诗云:“天然名秀,当时称其齐梁风格,不虚也。”(《唐诗别裁》卷十一)
(储仲君)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700.html
下一篇:《浣溪沙》原文翻译赏析-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