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夜泊》
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作者】
李流芳(1575-1629),字长蘅,号泡庵,晚称慎娱居士,嘉定(今上海)人。擅长诗、书、画。与程嘉燧、娄坚、唐时升合称“嘉定四先生”。有《檀园集》《西湖卧游图题跋》。
【赏析】
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诗人离开客游经年的南京,怀着“长路有时到”(《白门七夕》)的自信,北上京师应试。当时明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内外交困的境地:朝政腐败,阉党专权,地方势力的反叛和农民起义迭起,更为严峻的是,后金(清)兵继占领沈阳、辽阳后,又攻陷西平堡、广宁(今辽宁北镇)等地,觊觎关内,震动朝野。诗人“抵近郊(指京郊)闻警,赋诗而返”(《明史·李流芳传》)。《黄河夜泊》一诗,就写于这个时期。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愁思和无路报国的忧叹。前半重在写景而情移景中;后半重在抒情而情中见景,情与景互为映衬又紧密结合,创造出悲凉而广阔的意境。诗歌语言凝练朴实,感情浓烈深沉,艺术感染力甚强。
首句应题而起,点明时间地点,以写意笔法挥洒出一幅幽美壮阔的黄河月夜图。用语平淡无奇,如随口吟出,却神完气清,境界浑然,可谓意兴高远。诗人伫立月下,凝神遥望,但见黄河东去,没入苍茫夜色之中;沿河两岸,铺展着一片沙滩,由于月光映照,沙滩显得格外空阔绵远、冷寂凄凉。眼前景象激起诗人沉思遐想。似战场,则表明思之所向。寥寥三字,突兀而来,挟带着深沉的叹息,表达出诗人对国事时局的忧虑,隐隐透出一片报国之意。
“奔流”句承上联“黄河”,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渲染水流的气势。“奔流”一词在此有二用:一是以“奔”之“流”指代黄河,从而避免字面重复;二是状水势的湍急迅猛,道出黄河的特性。“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其景象已十分壮观,再加之“聒地响”(声音动地),就更令人心惊魄动,望河兴叹了。“平野”句承上联“寒沙”,描绘大河两岸辽阔而苍凉的景象。平坦如砥的原野向四方延展,广大荒远,似与天接,尤其在星月辉映的夜里,更给人以浩茫无垠的感觉。
这一联看似纯写景物,其实也融会着深沉的情思。那奔腾不息的河水,震天动地的水声,像金戈铁马,千军突进,似乎激起诗人心潮的波荡;那连接着远天的广漠原野,像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闪现着王朝兴衰、“逐鹿”争战的情景,牵动着诗人的神经。二句中,有动景有静景,有物象有心声,动静相配,心与物合,极富于神韵。
刘勰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物色》)王夫之也说:“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薑斋诗话》)正是由于眼前奔腾喧嚣的黄河,“似战场”的寒沙平野,刺激着诗人的感官,触发他对时局和社会人生的思考,才使他慨然发出“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的感叹。“吴会”,今苏州一带,此代指远在南方的家乡;“燕台”,即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优礼招贤之所;“燕台路”,指进身受任、报国建功之路。“书难达”,见离乡之遥远;“路正长”,言前途之渺茫,真切表露诗人对家乡亲朋的思念和忧国伤事之情。有家难归,有国难投,举步维艰,诗人的境遇可算是困窘到极点了!此联直抒胸臆,全是写情,但透过诗句表层,南国的辽远,北野的苍茫和诗人南顾北望、引颈长叹的情态都鲜明可见。这种寓景于情的写法,丰富了情感的内涵,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马戴《灞上秋居》)诗人漂泊已非一日,然而还得漂流下去。难以名状的悲哀涌上心头,诗人不禁发出痛苦的呻吟:“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沉重的语调中,充满夙志难酬的怨愤和无可奈何的伤感。全诗在哀叹中结束,留下深厚的余韵让人回味。
(林心治)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黄河夜泊》原文赏析-李流芳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707.html
上一篇:《白门七夕》原文赏析-李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