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元夕》

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装,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作者】

李梦阳(1472-1529),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后徙河南扶沟。弘治进士,曾任户部郎中。因反奸宦刘瑾,下狱。瑾死,起言江西提学副使,后因事夺职家居。他倡言复古,反对虚浮的“台阁体”。与体景明等相呼应,号称“前七子”,在当时影响颇大。但因过分强调复古,亦有不良倾向。其诗亦有深刻雄健之作。有《空同集》。

《汴京元夕》原文赏析-李梦阳

【赏析】

这是作者在汴京(即开封)观看元宵佳节(即“元夕”,阴历正月十五)盛况时所作。原诗一组共五首,这里所选的一首,以形象精彩之笔,描写月夜歌唱的场面,十分生动而又韵味悠然。

这首诗的重点是在“齐唱宪王春乐府”一句,主要表现男女声齐唱时的情形。开始两句,先从参加齐唱的人写起。先写男子——“中山孺子”。孺子即后生,此指青年。中山是春战国时国名,在今河北定州一带,古多英俊男子。这里的“中山孺子”是泛指北方的男性青年。这些挑选出来参加歌唱的男青年本来就够标致的了,再穿上入时的新装,打扮起来,那就更加帅气了。再写女子——“郑女燕姬”,郑、燕都是古国名,辖境在今河南、河北一带,古多美女,这里是泛指北方女子。这些参加演唱的女子当然也是挑选出来的美女,她们胜过众人,压倒全场。开始这两句虽然旨在点明演唱的人员,但又并非是纯乎客观的介绍,“倚新妆”的“倚”字,“独擅场”的“独”字,都暗含着一种互相比赛、争妍斗艳之意,男女的情态得到了生动的表现,那种热烈、欢乐而又兴奋的场面,也凸现出来。这时虽然还没有写到他们的歌唱,但人们可以想见,这些英俊的男子、漂亮的女子的歌声,该有多么美妙。

第三句作为全诗的中心,终于写到了歌唱。不过,诗句中也并没有写到歌声如何,只点明歌唱的形式是“齐唱”,歌唱的内容是“宪王”的“春乐府”。据《明史·诸王传》,宪王即朱有燉(1379—1439),周定王朱橚的长子,明太祖朱元璋孙,洪熙元年(1425)袭封周王,就藩开封,谥宪,世称周宪王。他能诗善画,谙晓音律,是明初影响较大的散曲、杂剧作家,剧作达三十一种,总名《诚斋乐府》,这里演唱的是他的乐府中的一种。地位这样显赫、成就又很高的人物的乐府,自然是十分美妙的了。用男女声“齐唱”的形式来演唱,不仅声音宏大,而且刚柔相济,雄浑中有清脆,那听起来是多么悦耳。这里仍然只是暗示,没有正面去写歌声,但却使人有如闻其声的感觉。

直到最后一句,不仅没有写到歌声,反而宕开笔端,去写天上的月色。“金梁桥”在汴京,从桥上望过去,那一轮明月正遥挂天际,洒下如霜的清光,给整个汴京城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全城变得朦胧、幽邃,更加显示出动人的韵致。此时,那男女齐唱“春乐府”的歌声,不仅响彻全城,而且在月光中也更加清亮,仿佛从地上直飘向月宫。这是多么美妙的歌声和迷人的情景啊!这一句,作者是以景衬声,在诉诸视觉的月色中,暗暗包含了诉诸听觉的歌声,这样一衬,歌声似乎显得“形象化”了,好像看得见,摸得着,更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作者巧妙的安排,使得诗歌最后更加耐人含咀,神味隽永,情韵不匮。

全诗没有一句正面描写歌声,但又句句关涉歌声,在委婉的措辞中,把歌声表现得十分动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这首诗在这方面是颇具特色的。

(管遗瑞)

文章标题:《汴京元夕》原文赏析-李梦阳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721.html

上一篇:《经行塞上》原文赏析-李梦阳

下一篇:《夏口夜泊别友人》原文赏析-李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