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鱼过河泣

李攀龙

大鱼啖小鱼,小鱼啖虾蛆,虾蛆啖沮洳。

啖多沮洳涸,请君肆中居。

【作者】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少孤,家贫,嗜诗歌,邻里称他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与王世贞同为“后七子”首领。论文主秦汉,论诗宗盛唐。诗多模拟古人,然而也有不少反映现实,有较强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有《沧溟集》。

《枯鱼过河泣》原文赏析-李攀龙

【赏析】

《枯鱼过河泣》乃乐府旧题,古辞云:“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乃遭祸患者假鱼言警告同伴的诗。李攀龙这首仿民歌,不袭古辞之意,却从《庄子·外物》涸辙之鲋的故事吸取了一点灵感。故事中的那条快干死的鱼,对路人之许以远水相救十分愤慨,道:“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鱼儿离不开水,远水焉能救急!寓言止此而已,而李攀龙则别有新意。他运用现成的语言材料,创造了一个新的寓言,警告当时统治者:如果诛求无厌,最终会自食其果。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说法在民间早就流传着,它十分形象地反映了旧社会弱肉强食的丑恶现象。李攀龙接过这个比喻,添作三句:“大鱼啖小鱼,小鱼啖虾蛆,虾蛆啖沮洳。”这就增加了一个层次,生动地揭露了明代社会贪官污吏横行的情景,既有以黑吃黑,也有以恶欺善的现象存在。大抵是官压制吏,吏盘剥民,人民则只能任其宰割,处境悲惨甚于虾。“沮洳”指污泥,固然是虾蛆之所食。但人间饥民,也有食“观音土”如虾蛆者。当然,一旦人民落到这种田地,只有两条路,一是死,一是造反。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导致封建国家大厦的倾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李攀龙在诗末只轻轻点到为止:“啖多沮洳涸,请君肆中居。”这里的“啖多”和“君”表面上承上句“虾”蛆言,但在诗人描写的那个“大鱼—小鱼—虾蛆—沮洳”的食物链上,一环有亏,必殃及其余:沮洳涸则虾蛆绝,虾蛆绝则小鱼灭,小鱼灭则大鱼死。最后居枯鱼之肆的必然也有大鱼小鱼。诗人巧妙省去了一些环节不说,让读者自己去推想,“君”字所指便意味深长了。

诗全用形象作寓言,极富哲理性。大鱼、小鱼、虾等,实处在一个生态平衡系统中,一旦失去平衡,则祸至无日矣。我们今天还可借来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如果人类对环境只开发利用而不注意保护,也势必有一天“啖多沮洳涸,请君肆中居”。

(周啸天)

文章标题:《枯鱼过河泣》原文赏析-李攀龙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731.html

上一篇:《陈情表》原文翻译赏析-李密

下一篇:《送皇甫别驾往开州》原文赏析-李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