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中丞(录二)》

李攀龙

挽王中丞(其一)

司马台前列柏高,风云犹自夹旌旄。

属镂不是君王意,莫作胥江万里涛。

【作者】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少孤,家贫,嗜诗歌,邻里称他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与王世贞同为“后七子”首领。论文主秦汉,论诗宗盛唐。诗多模拟古人,然而也有不少反映现实,有较强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有《沧溟集》。

《挽王中丞》(录二)原文赏析-李攀龙

【赏析】

王世贞之父王抒是著名的抗倭将领,曾任蓟辽总督,因边防失事及严嵩构陷,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被杀害。《挽王中丞》是李攀龙为悼念王抒创作的组诗,原八首,这里选两首。

“司马台前列柏高,风云犹自夹旌旄。”开头就不同凡响。“司马”,古官名,西周始置,、战国时沿用,掌管军政和军赋。汉武帝时罢太尉置大司马,后也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马。王抒曾任兵部侍郎,所以作者称之为“司马”。“列柏”,据《汉书·朱博传》载,西汉末,御史“府中列柏树”,后世遂称御史台为柏台或柏府。因王抒曾任都御史,作者随用“列柏”故事。作者显然化用了杜甫蜀相》“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句。二句大意是:司马台前列柏高耸,然而物在人亡,一代良将竟成冤魂。英雄虽死,浩气长存,其忠魂毅魄仍夹持军旗,指挥战斗。王抒当时御倭拒虏,战功赫赫,曾获得“白首筹边,赤心报国”的赞誉。诗作没有直接追述王抒的功绩,只是精心捕捉,推出“台前列柏高”和“风云夹旌旄”两个意象,引导读者由物入境,因景生情。写出了广阔的空间,悲壮的氛围,调动起人们内在的情感——对外敌内奸,憎恶愤恨;对爱国名将,倾慕敬仰。

后两句引用伍子胥被害的典故,精审自然,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经常向吴王夫差进谏,渐被吴王疏远。当时善于逢迎的大臣太宰嚭,深得吴王夫差宠信。他屡进谗言,谮杀伍子胥。昏庸的吴王赐所佩属镂剑,迫令伍子胥自刎。子胥死后,吴王将其尸投入江中。子胥含愤而死,灵魂不灭,遂驱江水翻起万里波涛。王抒与子胥虽时代不同,然报国之心相同,遇难原因相似。明明是君王听信奸臣语,杀害了爱国名将,诗中偏说:“属镂不是君王意”;刚唱罢“风云犹自夹旌旄,”又吟起“莫作胥江万里涛”,低回唱叹,发人深思。沈德潜在《明诗别裁集》中评论此诗说:“为中丞吐气,而忠厚之意宛然。”

挽王中丞(其二)

幕府高临碣石开,蓟门丹旌重徘徊。

沙场入夜多风雨,人见亲提铁骑来。

【赏析】

这是李攀龙挽王中丞的另一首绝句。作者立足现实,追忆王抒任蓟辽总督时的威武气势,又展开想象的翅膀,虚构出王抒死后英灵不灭、率军抗敌的壮烈情景。全诗想象丰富,场面宏大,寓抒情于述事之中,雄浑有力,异常感人。

陈卧子在《明诗选》里曾这样评价过李攀龙的绝句:“绝句词练而若出自然,意必浑而每多思,照应顿挫,俱有法度。”联系本诗,此论极有见地。王抒一生拒虏抗倭,赤心报国,当有多少可歌可泣之事,作者偏偏不取一事一例,只写其遇难后抗敌报国之忠魂不死。

由于作者的虚构想象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诗中又接连出现“幕府”“丹旌”“沙场”“风雨”和“铁骑”等,特别是“人见亲提铁骑来”一语,所以成功地创造出一种神奇迷人的境界,艺术感染力很强。

“幕府高临碣石开,蓟门丹旌重徘徊”,写王抒魂魄率领旧部,在碣石山旁,重排阵势,继续进行抗敌斗争。“幕府”,古时将帅出征,常以帐幕为府署,军还则罢,选用“幕府”一词,含飘动之感。“丹旌”此处有以魂幡为旗之意。“沙场入夜多风雨,人见亲提铁骑来”,前句以沙场夜雨描绘特定环境,后句用亲提铁骑突出中心人物。黑夜沙场,风雨交加,鏖战正激,主帅王抒,亲自督战,奋勇杀敌。“人见”二字,假假真真,以虚幻之笔,给人们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

(周爱武)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挽王中丞》(录二)原文赏析-李攀龙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739.html

上一篇:《寄元美》原文赏析-李攀龙

下一篇:《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原文赏析-李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