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诗人简介

(公元690-公元751),籍贯不详。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其诗内容涉及面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气势奔放、跌宕多姿。七律虽存世不多,颇为后人所推崇。

注释

①古意:犹“拟古”。

②幽燕:幽,是幽州;燕,古国名,古代时游侠颇多。

③七尺:泛指一般成年男人的高度。

④猬毛磔(zhé):猬,刺猬。毛磔,毛张开。形容人的胡须短、硬而稠密。

【诗人名片】

李颀(约690~751),赵郡(今河北赵县)人,长居颍水之阴的东川别业(在今河南登封)。偶尔出游东西两京,结交当代文士。开元十三年(725)中进士,任新乡尉。经五次考绩,未得升迁,遂辞官归东川。其诗以边塞诗著称,尤以七言古诗见长,可与高适岑参王昌龄等比肩;描写音乐的诗篇,亦具特色。

【古意译文1】

有远大抱负的男儿应当远征戍边,特别是少年勇武的幽燕健儿,更应报效祖国驰骋沙场。打赌分胜负不如战场上分高下,好男儿从来都将生死置之度外。陷阵杀敌锐不可当,威武刚烈须髯怒张。昏暗的云层覆盖原野,将士们骑着白云般的战马,遥望远方的家乡,不报答国恩誓不返回。一位年方十五的辽东少妇,善于弹奏琵琶,又擅长歌唱跳舞。一曲凄凉婉转的出塞曲,触动了三军将士的心,使得人人泪落如雨。

【古意译文2】

男人的壮志是从军远征,年少就驰骋在边塞幽燕。激战在马蹄下比赛胜负,向来轻视生命勇武非凡。奋勇拼杀使敌人不敢向前,须发张开犹如猬毛伸展。黄尘滚滚高空白云飘飞,不报国恩誓不返回家园。辽东少妇今年只有十五岁,擅弹琵琶又能轻歌曼舞。她吹羌笛奏出出塞乐声,感动三军将士泪下如雨。

【古意译文3】

男子汉当以国事为重,从军远征,从小就在幽燕纵横驰骋。经常与人在马上比试胜负,从不珍惜七尺身躯。奋勇搏杀,没人敢上前招应;气宇轩昂,脸上的胡子像刺猬丛生。陇下黄沙弥漫,上面白云飘飞,未报朝廷恩情怎能轻易言归。辽东少妇年方十五,她弹熟了琵琶能歌善舞。今日用羌笛吹一支出塞乐曲,感动得全军将士泪下如雨。

《古意》原文翻译赏析-李颀古诗

【古意赏析1】

此诗题名为“古意”,表明是一首拟古诗词。

前六句将一个边疆从军的男儿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刚猛而又不失洒脱。前两句表明此大丈夫来自历史上出产了众多侠义之士的幽燕一带。接着的四句写出了“男儿”之骠勇强悍。自幼便将七尺男儿之躯抛于脑后,敢于在马蹄下与小伙伴打赌争胜,成人之后更是刚勇犷悍,直杀得敌人无法近身。“须如蝟毛磔”五字,将男儿胡须短而硬的特征刻画得活灵活现,尽显出一个勇猛刚烈的热血男儿的形象。

中间两句起承转合。“黄云陇底白云飞”寓意于不一样的塞外景色之中。狂沙卷云,铺天盖地将云色染黄,而对比内地的“白云”,自然不禁联想到了家乡。如若继续写思乡之情,恐有失“男儿”大丈夫之身份。故而由“未得报恩不得归”一句转写出此“男儿”是以国事为重、真情真意的大丈夫。

诗尾四句出乎意料的是又出现了一个年方十五、能吹奏羌笛且长袖善舞的辽东小妇。悠长哀苦的笛声触动了三军将士内心深处对家乡无尽的思念之情,以致泪如雨下,“男儿”亦是如此。离乡远征之苦之思跃然纸上,而“男儿”的形象亦愈发丰满、鲜活。此处诗人不从正面写这个男儿的落泪,而写三军将士落泪,非但落,而且落得如雨一般多。在这样人人都受感动的情况下,这个男儿自然也不例外,也就不需明点了。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含蓄而精练,诗人的功力可见一斑。

全诗气势雄劲,基调慷慨激昂,语言奔腾顿挫,跌宕起伏,情韵并茂。

《古意》原文翻译赏析-李颀古诗

【古意赏析2】

这也是一首边塞题材的诗,诗的主题明显有两个层次,一是歌颂少年的英勇,二是抒写少年的乡愁。这首诗里,诗人是这样赞颂戍边战士的豪气的:他们从小在幽燕之地为客,在战场上从来就是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他们挥剑杀敌,使得敌人胆寒;他们怒须蜷曲,如同猬毛怒张;他们在塞外严寒之地征战,不消灭敌人誓不归家。诗人只用寥寥数语,就写出了一群英勇的战士形象。但豪杰也有柔情之时,当听到少妇弹出的琵琶曲里充满出塞作战的乐声时,英雄们纷纷落泪。毕竟离家太远、离家太久了啊!征战之事他们无所畏惧,但思乡之情却能使他们黯然落泪,悲不能禁。

这是李颀边塞诗中的名作。诗中热情讴歌了戍边将士的豪侠之气。诗写一从军“男儿”之乡思。先用六个五言句刻画男儿勇猛刚烈之形象,后用六个七言句,写其因久戍边塞而产生的悲哀情思。前后映照,抒情感人。结尾的羌笛之曲,烘托男儿凄楚之情,效果尤为强烈。

诗语沉雄浑厚,诗境苍凉,我们仿佛能看到英勇善战的将士们遥望南天的动人景象。

《古意》原文翻译赏析-李颀古诗

【古意赏析3】

诗题作《古意》,表示这首诗是拟古之作。李颀善写边塞诗,本诗是李颀边塞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塑造了一个刚勇犷悍、亡命边塞的少年英雄形象,表现了强烈的报国精神。

诗歌前六句以五言正面描写这位少年英雄。先点明他的身份,是出生在幽燕,即今河北北部和辽宁部分地区,古时多慷慨悲歌之士,这里也暗示他是慷慨悲歌的男子。此时他正义无反顾地参加“长征”,即赴边参战。然后描写他的英勇无畏:他跨马驰骋,在沙场上较量胜负,从来把生死置之度外。“七尺”是代指身躯,古尺比今尺短,成年男子高大的一般身长七尺,这里也顺带描写了他高大魁梧的身材。紧接着来了一个特写镜头:他杀人时胡须就像刺猬身上的硬刺那样张开,根根直立,没有人敢近他的身。这是用了晋代桓温的故事。《晋书•桓温传》:“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这里是用晋朝时候的枭雄桓温来比喻这位少年。特别是“须如猬毛磔”一句,真是画龙点睛的一笔,传神阿堵,都在此中,少年英雄威猛、彪悍的形象生动地凸显在人们面前,跃跃欲动。至此,作者从少年英雄的出生地、身材直到胡须,都作了大笔勾勒,其气概、面貌如在目前,真是呼之欲出,气势逼人。

奇妙的是,到这里作者没有继续写他英勇作战的情况,而是猛然一顿,掉开笔去,换用七言的句式,描写战场上黄云笼罩、白雪飘飞的景象,给战场蒙上严酷、惨烈的气氛。而这位少年英雄则表示,不立战功,没有报效国家的养育之恩,就绝不归去。这里看似宕开,但却是换了一种笔法,来补足上面的诗意,表现视死如归、决战沙场的决心。正如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所说:“新乡(指李颀)七古,每于人不经意处忽出异想,令人心赏其奇逸,而不知其所从来者。”这里所说“不知其所从来者”,就是说不知道他的“忽出奇想”为什么要这样写。其实,诗人的奇想虽然出人意料,但也在人意料中,那就是要进一步表现少年英雄轻生报国的坚定志向,使英雄形象更加厚重清晰。

然而更为奇妙的是,下文忽然写出一个只有十五岁的“辽东小妇”,她“惯弹琵琶”,而又能歌善舞,可见她是一位从小训练有素的颇有艺术才能的女子。这里没有提到她的容貌,但从她的聪慧的性格,人们可以悟出她是怎样美丽、姣好的一位少女。然而现在她不弹琵琶了,却是改用羌笛来吹奏边疆的乐曲。而羌笛所吹奏的,就是《乐府诗集》收入的《横吹曲辞》那一类歌曲,这类歌曲哀怨凄凉,很容易引起思乡之情。唐人诗歌中写到“羌笛”的大多表现这种感情,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羌笛声湿塞烟”(唐代薛能《杂曲歌辞•杨柳枝》)、“羌笛声中雨雪深”(唐代刘方平《寄严八判官》),等等,都是这样。所以,这位“辽东小妇”一吹起羌笛,就“使我三军泪如雨”了。“三军”即全军,表示军人之众;“泪如雨”,说明泪水之多,即军人思乡的情绪之深刻、之强烈。那么这位少年英雄又是怎样呢?诗中没有写,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他虽然是那样刚猛强毅,但也毕竟是血肉之躯,在“三军泪如雨”的情况下,他能不下泪吗?这里,诗歌戛然而止,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余地,真可谓余味无穷。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评论说:“奇气逼人,下忽变作凄音苦调,妙极自然。”这里的“凄音苦调”和上面的“奇气逼人”,正是一种对照的写法,是一个主题的两个方面;同样,美人与英雄的映衬,也是一种侧面的烘托,下泪亦并不影响他的英雄性格,反而显得韵味深长。这样,少年英雄的形象就表现得更加丰满了,这正是作者艺术技巧的高明处。

(管遗瑞)

文章标题:《古意》原文翻译赏析-李颀古诗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757.html

上一篇:《古从军行》原文翻译赏析-李颀古诗

下一篇:李颀·送陈章甫:离别也可以云淡风轻(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