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永遇乐注释】

次第:转眼。

中州盛日:中州,中原。此句即云北宋太平繁华之时。三五:十五。即正月十五元宵节。

【作者】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女词人。

《永遇乐》原文翻译赏析-李清照

【赏析】

元宵节是宋人一年一度的狂欢。满城灯火象征着盛世的繁华,纵情欢娱的男女其实是在享受太平时日下难得的自由,于是玩耍得格外疯狂。当繁华散场,往事不再,每年的这场夜间欢游也就会成为关于承平的记忆与象征。

南渡之后,中原沦丧,开封不再繁华,可是江南大地的夜空依然辉煌,特别是杭州,黯然熄灭的开封灯火在这里重新点亮。因为皇帝还是那个赵家,大宋还是那个大宋,尽管暂时驻跸到了杭州,但是元夕灯火依然要有,这可以告诉世人皇权的正统,更可以向中外展示半壁江山的太平依旧。

对于江南人氏来说,可以观赏到先前不曾有过的灯火,未免不是一件幸福。他们面对元夕,真的很难有所谓的梦华之感,这种心态也只有南渡北人才能深切体认。实际上,刚刚安定下来的南宋政权,并无力量组织起开封那样的豪奢灯会,从金国放还的宋高宗生母韦太后,在来到临安后就曾向高宗抱怨过宫中的灯烛远不如当年明亮。那么在开封元夕狂欢过的南渡北人,又怎么会将临安的草草灯节放在眼里呢?

孟元老将这种心态凝聚为笔记《东京梦华录》,李清照则将之抒发于词,都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滋味。在这些南渡北人看来,此刻的欢娱不仅不复昔年之盛,而且也并不属于他们,就算勉强出游,也体认不到欢乐。他们的元夕已经和中原故土一样,被永远地尘封在了江北,看到相似的风景,只能勾起对故国与往事的感伤。那真的不如就坐在家中,听着别人享受他们的欢乐,沉浸在往日的时光中,那里有自己的欢乐,有自在的青春。

文章标题:《永遇乐》原文翻译赏析-李清照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775.html

上一篇:《醉花阴》原文翻译赏析-李清照

下一篇:《武陵春·春晚》原文翻译赏析-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