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①。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
①云母:一种矿物,主要成份是硅酸盐,白色、黑色,带有深浅不同的褐色或绿色。长河:指银河。
【译文】
以云母装饰图案的屏风后面,烛影越来越深,银河渐渐西沉,星星也越来越稀。嫦娥仙子多么悔恨,偷吃飞仙的灵药,面对着碧海青天只能夜夜伤心。
【嫦娥赏析1】
这同样是一首颇有争议的诗,一说是写情人私奔,一说是诗人怀念妻子王氏,一说是比喻自己怀才不遇。
诗是借想象嫦娥在月宫中的孤单落寞而写起的:烛光在云母屏风上投下了阴影,银河渐渐西斜,晨星寥落。一切都是那么冷清孤单。嫦娥应该后悔了吧——她不该偷吃灵药变成了飞仙,从此幽居在广寒宫内,每夜独对着碧海青天……由此看来,诗人是怀念一位他爱着却不幸福的情人。
也许诗人所恋的女子后来成为官宦富室之妻,贵则贵矣,但得不到真正的爱情,每天思念的是过去拥有过的爱情,因此追悔莫及。“碧海青天夜夜心”一语写出了她的孤独和痛悔。
【嫦娥赏析2】
这首诗的题目是“嫦娥”,而诗中别有一女主人公在。诗是托物言志之作。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两句写深闺望月的情景,暗透主人公长夜不寐、孤寂清冷之况。“云母”,是屏风上的一种饰物。“烛影”,暗示女主人公未眠。“长河渐落晓星沉”的“渐”字,暗示着一个时间流逝的过程,盖女主人公仰望星空,已有很长的时间了。只说银河(“长河”)、“晓星”,而明月则在不言之中,这从后两句可以意会。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两句是诗中人的悬想,嫦娥因长处孤清之境而悔偷灵药,从对面进一步托出女主人公自身之复杂微妙心理。极空灵蕴藉,启人多方面联想。人生如棋,一着走错,全盘皆输。诗中女主人公寂寞恼恨的心情,借“嫦娥应悔偷灵药”曲曲表出。而诗人自己对生平的反思,又借诗中女主人公的心情曲曲表出。这两重的寓托,使得这首诗的表情相当微婉。
诗境的能指,即是通常所谓“早知今日,悔不当初”,可惜没有后悔药吃的人生心态。此诗能获得普遍共鸣而成为名篇,正在此耳。
(周啸天)
【嫦娥赏析3】
李商隐习惯于用比兴手法写诗,曲折隐微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因此,其作品的主题思想往往使读者难以捉摸。古代神话,后羿向西王母讨到了一些不死之药,他的妻子嫦娥偷来吃了,奔往月宫,就在那儿永远住下去了。诗人采用这个题材,写下这首诗。它究竟要表达什么,引起了后人的纷纷猜测。我们反复体味诗意,认为纪昀“此悼亡之诗,非咏嫦娥”的说法,是比较接近真实的。
在封建社会中,虽说夫妻之间的爱情只是婚姻的附加物,但爱情也是可以培养的。一对少男少女,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支配下,最初多少带有强制性地过着共同生活,但经过一段时间,也可以变得互相爱慕、怜惜和关切起来。一旦死别,也必然感到悲痛。在古典诗歌中,有所谓悼亡的作品,就是专指诗人为悼念自己亡故的配偶而写的。但古代妇女能诗者不多,所以悼亡之亡,又往往偏指女方,即作者的妻子(写诗悼念死去的妾、婢,不能称为悼亡)。
李商隐二十七岁和王茂元的女儿结婚,在他四十岁的时候,王氏就死了。从前面读过的《夜雨寄北》一诗中,我们看得出,他们夫妻感情很好。所以王氏死后,他写过许多悼亡的诗篇,《嫦娥》则是其中的一首。
此诗写作者的死别之恨,相思之情。前半从自己着笔,后半从王氏着笔。首句是室内景物,在云母石嵌镶的屏风之上,蜡烛投射的影子已经很深暗了。古人的屏风放在床前,而在天明以前的一段时间,则是夜色最深的时候,由于夜色之深,更见烛影之深。这就暗示了合欢床上的独眠人一夜无眠的情况。次句是室外景物。拂晓时分,长长的银河已经渐渐西斜,灿烂的繁星也已沉落,时间由深夜而黎明了。室内屏风上的烛影,用一“深”字形容,窗外银河的落下,用一“渐”字形容,都是诗人在失眠之夜的细微的体察。
后两句接写死别相思之情,也就是对为什么一夜无眠的解答。但不从生者如何思念死者,如何痛苦悲伤来写,却从死者如何牵挂生者,如何凄凉寂寞来写。古代迷信,认为好人死了,可以升天,而将美貌的女子比作神仙,又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传统。全诗的布局是由景及情,由实而虚。第二句写了长河晓星,是当夜的生活实际。而由星、河想到月,想到月里嫦娥,想到她的孤独,也极自然近情。所以便以嫦娥之奔月,比王氏之死亡。在这三、四两句诗中,作者放纵了自己的想象。他想到,嫦娥到了月宫以后,虽然长生不老,永驻青春,成为一个“万年年少女”(见曹唐《小游仙诗》),但月球每夜从碧海中升起,经历青天,又向碧海中沉落,上彻青天,下穷碧海,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因而她所看到的,也就是无边空阔,一片苍茫。她惟一的伴侣,就是自己的影子。这是多么孤独,多么冷清。在这种环境和心情之下,她应该对于偷吃灵药,虽然变成了不死不老的仙人,却要以永恒地过着单身生活为代价这一行为,感到后悔吧。说“碧海青天”,见空间之无限,说“夜夜”,见时间之无穷。这种无边无际的凄凉,无穷无尽的寂寞,本是生者即自己所感,却推而及于死者,这显然是受到杜甫《月夜》的启发。诗以妻子比为月里嫦娥,以“碧海青天夜夜心”写她的环境和心情,就有人间天上,永无见期之感,更增加了死别的伤痛。写一夜相思之情,而表现得如此曲折、深刻、丰富、新奇,这是李商隐的独特成就,也显示了诗到晚唐,有向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的一面。
作者在另一首题为《月夕》的诗中,也写到了嫦娥的孤独之感。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
此诗大致和《嫦娥》相近。但前两句纯属写景,其中没有暗含深刻的感情,如前诗所表现的一夜无眠之境。虽然也写得不差,像“压湖光”的压字,就炼得很新颖,而且很有分量。后两句与前诗同意,然第三句虽以神话中的月中三物点染凄清之景,也还不及“碧海青天”之阔大概括,而“夜夜心”又比“此夜”的内容要丰富得多。更重要的差别,还在于后者缺少了“悔偷灵药”这一奇妙的设想来体现人物空虚的精神状态,就不免显得单薄了。
陆龟蒙的杂诗《自遣》二十二首,是他晚年退居家乡所作,其中也有几首悼亡诗,如下面一首,显然是有意学步《嫦娥》的:
古往天高事渺茫,争知灵媛不凄凉?
月娥如有相思泪,只待方诸寄两行。
灵媛,美丽的仙女,指嫦娥。方诸,一种类似铜镜的器具,古人用它在月下承取露水。此诗想象从方诸上取得的露水,乃是嫦娥的相思之泪,用意也很新奇。但灵媛凄凉,是沿袭而非创造;全诗结构也比较浅直,读后缺乏余味,所以也不能与《嫦娥》比美。
真正使人读来能够感到荡气回肠如《嫦娥》一样的,以七言绝句写的悼亡诗,是元稹的《六年春遣怀》八首。他的《遣悲怀》七律三首,是古典诗歌中悼亡诗的名篇。这八首绝句也写得很好。和《嫦娥》等之出以比兴不同,《遣怀》全用赋体,用白描,而语浅情深,特别使人感动。其中一首写道:
检得旧书三四纸,高低阔狭粗成行。
自言并食寻常事,惟念山深驿路长。
又一首写道:
伴客销愁长日饮,偶然乘兴便醺醺。
怪来醒后旁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
诗题六年,指元和六年(811)。元稹的妻子韦丛是元和四年七月死去的。写诗时,已有一年半了。
这组诗所写,都是家庭中的一些琐事。从一些琐事的回忆及叙述中,诗人写出了从爱妻死后,生活中和心情中的一些深刻的变化,表达了他无法摆脱的痛苦心情。
前一首写他在清检东西时,发现了韦丛给他的几页信。她的文化程度不高,字写得不好,或高或低,或宽或窄,不过大体上能够写成一行一行罢了。信里面写了一些什么呢?关于她自己,是说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并食(即并日而食,两天吃一天的粮)是很寻常的事了。但她又告诉他,这并没有什么,所挂念的,只是在深山之中,驿路之上,劳苦奔波的丈夫而已。她向丈夫陈述了自己的辛苦,可是更加挂念比自己更辛苦的丈夫。这样就极其简洁而又生动地画出了这位虽然出身高门,却能安于贫贱的贤淑女子的形象。这首诗纯粹是客观描写,但读者自然可以触及诗人十分激动的感情的脉搏。
后一首写他借酒浇愁,沉醉以后,倒也真把爱妻的死亡从记忆中抹去了,以至于竟然问起她来(比如说,问她上哪里去了),可是,这样一来,倒引起了家中旁人深沉的感伤,以至于在他酒醒以后,反而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在哭泣了。连旁人都无法抑制住由于这场悲剧而流出的眼泪,他又怎么能真正抹去对于她的不可磨灭的记忆呢?
同是悼亡诗,李商隐用比兴,元稹用赋体,都写得非常出色,可见比兴和赋,并无高下,唯人善用。钟嵘在《诗品》的序文中曾指出:“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又说明三者各有利弊,而兴利除弊,则看诗人本身的造诣。李、元这些诗篇,可算是用比兴而不深踬,用赋体而不浮散的佳作。
【嫦娥评点】
这首诗题为“嫦娥”,看似描写嫦娥,实际上是写主人公孤独寂寥、境况不佳之时内心的真切感受和独白。
诗的一二句描写主人公所处环境和彻夜不眠的情景。“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近拂晓;“渐”字形象地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流逝;“沉”字则真实地描摹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画面。形单影只的主人公,对着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他的心似乎也正随着那晨星逐渐下沉。这两句诗虽然并未从正面刻画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但却通过气氛的渲染,将他那寂寥哀戚、孑然一身的惆怅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漫漫长夜,天空中最令人瞩目、引人遐思的当属那一轮明月。而明月往往使人联想到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主人——嫦娥。嫦娥孤居广寒宫,无人陪伴,在主人公看来,她的寂寞孤单跟自己是一样难以派遣、无处不在的。于是,他心里不禁有了这样的想法:嫦娥肯定日日懊悔当年偷吃了长生不老药,以至于要永远独居月宫,忍受寂寞的折磨。恐怕上彻青天、下穷碧海,这份悔恨与孤寂之情也是难以排遣、无法摆脱的吧。“应”字表达了推测的含义,因为有前几句的铺垫,这种推测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更体现了主人公对嫦娥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感。所以诗的三四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心情的揣测,不如说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
然而,这位寂寞独处、整夜未免的主人公到底是谁,是诗人本人吗?诗中并未明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诗中抒发的寂寥悲切之情,以及“悔偷灵药”的情绪,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含义深远。当时,社会动乱,现实黑暗,诗人身处恶境,却始终致力于摆脱世俗的羁绊,追求一种高尚的境界,可结果往往是使自己更加孤立无援。清高与寂寞历来是一对孪生兄弟,诗人自赏又自伤,既不甘与世俗为伍,又难以忍受寂寞的吞噬。这种难以捉摸的心理,诗人却在此用精炼蕴藉的语言微妙而恰当地阐述出来。诗中所表达的温暖而哀伤的美,很容易引起当时文人雅士的共鸣,这也是诗的典型意义所在。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嫦娥-古诗译文赏析(李商隐)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840.html
上一篇:筹笔驿-古诗译文赏析(李商隐)
下一篇:蝉-古诗译文赏析(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