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病中有感
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
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决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 。
【贺新郎注释】
龚生: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征召名士龚胜为官,龚胜拒绝出仕新朝,绝食而死。
故人:老朋友。奇节:慷慨就义,为国殉节。
草间偷活:东晋王敦叛逆,有人劝大将周顗去北朝躲避,周顗正色道:“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
艾灸:中医治疗手段,用艾草燃灸患处。瓜喷鼻:中医治疗手段,将瓜蒂放在黄热病人的鼻端,使病人吸之,可以通气。
脱屣妻孥:孥,儿女。此句指抛下妻子儿女。完缺:保全名节与名节残缺。
【作者】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诗人。
【赏析】
据说这首词是吴伟业的临终绝笔,也有人考证这只是一场大病初愈后的感慨。但无论如何,这都是借病痛来表露对折磨自己后半生的那次选择的内心想法。
吴伟业在明末有着很高的声望,无论是文坛还是政坛,都能成为江南一带的领袖。他自己也对明王朝一片忠诚,在清军入关后,积极参与南明政权,企图北伐复国。然而临危建立的南明延续了明朝党争与腐败的恶习,吴伟业与南明弘光帝的权臣阮大铖、马士英不合,愤而辞官归隐,眼睁睁地看着清军摧枯拉朽一般攻陷江南,统一全国。清政府对吴伟业也有很高的期待,想利用他笼络江南的汉族士人,于是便勒令他前往北京为官,担任秘书院试讲,后升国子监祭酒。迫于家庭原因,吴伟业没有像其他明遗民那样宁死不从,而是接受了任命。尽管他只做了学官,但心中依然有着成为贰臣的自责。三年之后,吴伟业以守母丧为由离职归乡,再也没有做官。但内心的苦痛与煎熬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他。直到临终,依然放怀不下。
这首词开篇便用龚生之典,羡慕他虽然享年不久,但却享有高名,暗指自己变节的人生悔恨。下文随即展开苦闷的书写,任何病痛都比不过这番煎熬,也就没有名家圣手能够救治了。
下阕继续将此恨回环展转,以慷慨赴死的老朋友与自己对比,进一步彰显内心的痛苦煎熬。当然,他还是做了自我申辩,强调因守节而连累家人也是自己不愿看见的事情,但却没什么人能够理解自己的苦衷。其实吴伟业的纠结说明他才是真正有情有义的汉子,在王朝大义面前,自己为守节而不屈毕竟是自己的事,家人是无辜的,也是不情愿的,他们没有义务跟随自己殉难,自己也没有权利左右他们的生死。而且,作为家人来说,让自己的亲人好好地活下去,不也是应尽的责任与道义吗?像方孝孺拒绝草写明成祖登基诏书自然风骨凛然,但为此要让自己的九族乃至学生一同接受极刑实在是心硬如铁。不过方孝孺得到了身后美名,吴伟业则永远背负上了这块沉重枷锁,有时候选择活着要比选择死亡更为痛苦更需勇气。
吴伟业就这样纠结忧愤地度过了后半生。临终前,他嘱咐家人要用僧衣为他入殓,墓碑上只刻“诗人吴梅村”五字。他已不属于明,亦不属于清,俗世红尘无处依凭,唯有诗歌才能证明他的生命曾经来过这片人间。
文章标题:《贺新郎·病中有感》原文翻译赏析-吴伟业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2030.html
下一篇:《后芦人谣》原文赏析-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