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景物略·水尽头[注]--刘侗[注]

观音石阁而西,皆溪,溪皆泉之委;皆石,石皆壁之余。[1] 其南岸,皆竹,竹皆溪周而石倚之。燕故难竹,至此,林林亩亩。[2] 竹,丈始枝;笋,丈犹箨;竹粉生于节,笋梢出于林,根鞭出于篱,孙大于母。[3]

过隆教寺而又西,闻泉声。泉流长而声短焉,下流平也。花者,渠泉而役乎花;竹者,渠泉而役乎竹;不暇声也。[4] 花竹未役,泉犹石泉矣。[5] 石罅乱流,众声澌澌,人踏石过,水珠渐衣。[6] 小鱼折折石缝间,闻跫音则伏,于苴于沙。[7] 杂花水藻,山僧园叟不能名之。草至不可族,客乃斗以花,采采百步耳,互出,半不同者。[8]之花尚不敌其之柿叶。叶紫紫,实丹丹。风日流美,晓树满星,夕野皆火,香山曰杏,仰山曰梨,寿安山曰柿也。[9]

西上圆通寺,望太和庵前,山中人指指水尽头儿,泉所源也。至则磊磊中两石角如坎,泉盖从中出。鸟树声壮,泉唶唶不可骤闻。[10] 坐久,始别,曰:“彼鸟声,彼树声,此泉声也。”

又西上广泉废寺,北半里,五华寺。然而游者瞻卧佛辄返,曰:“卧佛无泉。”

《帝京景物略·水尽头》原文翻译赏析-刘侗

【注释】

[注]《帝京景物略》:刘侗所撰记载明代北京风景名胜、民俗世情的名著。

[注]刘侗(约1594—约1637):字同人,号格庵。麻城(今湖北麻城)人。明代文学家。

[1]委:水的下流。壁之余:山岩多出来的残余。

[2]燕(yān)故难竹:北京很少见到竹子。林林亩亩:成林成亩,形容竹子众多。

[3]丈犹箨(tuò):竹笋长到一丈高,笋壳还没有脱落。箨:笋壳,此用作动词。根鞭:竹子根部长出的嫩芽,即笋。孙大于母:老竹根下生出的新竹长得比老竹还要高大。

[4]渠泉而役乎花:指花生长在泉水两边,自然形成水道。

[5]花竹未役:指泉水两边没有花和竹。

[6]渐(jiān):沾湿,浸湿。

[7]折折(tí tí):安静而从容地。跫(qióng)音:脚踏地的声音。于苴(chá)于沙:有的小鱼钻到浮草里,有的钻到泥沙里。苴:水中的浮草。

[8]族:种类。这里用作动词,分别种类。采采:不断采集。

[9]晓树满星:早晨,每棵树上都是亮晶晶的,好像布满了星星。

[10]磊磊:石头众多的样子。唶唶:小鸟叫声,比喻泉声较小。

《帝京景物略·水尽头》原文翻译赏析-刘侗

【赏析】

这是一篇移步换景的游记。以观音石阁为起点,漫步西行,展现了北京西面山间的风光。

从观音阁往西,是一片溪水,溪水南岸,是一片竹林。北京一带本不适宜竹的生长,这里却有很大一片,临溪倚石而立,引起了作者很大兴趣。

再往西,是一道泉水,泉水下游地势平缓,流经花丛竹林,几乎听不到泉水声。循泉上行,渐多乱石,泉水从石间流过,发出各种声音。人从石上走,泉水激石,跳起的水珠会溅到衣服上。石缝间的泉水中有小鱼游动。

一路上杂花野草遍地,种类繁多。但这里风景最美的时候是在秋天,春花不及秋叶,秋天来到,漫山遍野都是紫叶红果,夕照之下,满山如火烧。

再往西到圆通寺,太和庵前,就到了水的尽头,泉源所在。坐在水尽头,泉水声很细微,开始的时候只听到鸟声和树间的风声。坐得久了,各种声音在耳中都清晰起来,便能听得出哪是鸟鸣声,哪是树间风声,哪是泉水声。

王维有诗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作者这篇文章颇得其趣,行到水尽头,坐而听泉声,乐在其中。

文章标题:《帝京景物略·水尽头》原文翻译赏析-刘侗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2034.html

上一篇:《西山》原文赏析-刘大櫆

下一篇:《老残游记·序》原文翻译赏析-刘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