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词

刘禹锡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杨柳枝词-古诗译文赏析(刘禹锡)

【赏析】

《杨柳枝词》,一称《杨柳枝》,是乐府“近代曲辞”,旧名《折杨柳》或《折柳枝》。形式似七绝,而唐人多用以歌唱。白居易晚年居洛阳,曾与刘禹锡唱和此曲,白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云:“请君莫听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可见这首《杨柳枝》也是依旧曲翻为新声的。虽然声谱不传,然其音容情韵,通过文字的抑扬高下,仍然可以想见。

这首《杨柳枝》是对隋宫表达黍离麦秀之悲。隋炀帝是一个荒淫的君主,他从长安至江都,置离宫(即行宫)四十余所,以供游憩之需。这里所说的“行宫”,是濒临汴水的那一所。词中写了隋官的荒凉破败,字里行间也寓有对隋炀帝佚乐生活的批判。古人写诗讲究诗眼,词也讲究词眼,因为眼乃神光所聚,能映照全体。(清刘熙载《艺概》卷四)此词“残柳”二字,不仅用以切题,同时也是一篇之眼。作者的创作冲动当自“残柳”而来。试想他的思路当是因先看到隋宫中的“残柳”,遂联想到隋炀帝的衰亡。但这种怀古之情,他不能像散文那样直说,而需通过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于是他便抓住“残柳”作文章,从残柳柔弱的形态,写到柳絮的飘扬,借以抒发他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

诗的第一句写得很平常,只是交代了地点,但是若非用它作为铺垫,下文便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的好处还在于把读者的思绪一下子带到遥远的古代,进入全词的规定情境。汴水隋宫,到刘禹锡时代,已二百年了,其衰败可想。此时,往日的繁华全然不见,唯见数株残柳在风中摇曳。“残柳”,一本作杨柳,虽只一字之差,而境界迥异。清人黄生《唐诗摘钞》云:“‘不胜春’三字,正为‘残柳’写照,若作‘杨柳’,则三字落空矣。”此说有理,由于是残柳,因此显得袅娜无力,弱不禁风。若是一般的杨柳,则在骀荡的春风中翩跹起舞,便不会“不胜春”了。这“不胜春”三字,其实正是作者自己的感情通过美学上的移情作用,镕铸在残柳身上的,因此透过残柳,也可见到作者的一腔愁绪。

七绝虽短,但唐人写得好的往往是一句一转,移步换形。前已说过,杨柳枝词形式上也是七绝,但这首前两句却是用的直下法,一气呵成,当中并无转折。至第三、四两句,作者便采用转折的方法了。他不再写柳枝的袅娜无力,而转向写杨花柳絮。晚来一阵风起,杨花纷纷,宛如白雪,那境界是朦胧的,也是令人伤感的。但是作者并未停留在低回掩抑的情绪中,而是让想象的翅膀跟随杨花一起飞过宫墙,看个究竟。古人做诗,常常把主观感情附着于客观物体,或托诸动物,如燕雁蜂蝶;或借助植物,如红叶杨花。李益《汴河曲》云:“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他的另一首《隋宫燕》则云:“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旋落已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前一首同样是写汴水隋宫,亦托杨花以寄慨,但其意境远逊于此首。后一首谓燕子飞过宫墙,不见宫中有人,其意当从此首化来,唯将杨花改作燕子罢了。宋代顾乐把两者作了对比,说此首“末句着柳说,比李益说燕更妙”(《唐诗万首绝句选》)。末句所以为妙,不仅是将杨花拟人化(其实这一点燕子也做到了),而且紧紧地结合残柳,与上文相呼应。在形象上它比燕子更为空灵轻悠,它似乎代表作者到隋宫内巡视了一遍,得到的印象是荒无人烟。“不见人”三字,用得极妙。清代黄生《唐诗摘钞》说:“只‘不见人’三字,写尽故宫黍离之悲,何用多言!”正说在点子上。

由此看来,诗歌表达思想,切不可作枯燥的描述,而应通过具体的细节,展开奇妙的想象,这样才能含蓄蕴藉,意味无穷。

(徐培均)

文章标题:杨柳枝词-古诗译文赏析(刘禹锡)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2127.html

上一篇:竹枝词-古诗译文赏析(刘禹锡)

下一篇:柳枝词-古诗译文赏析(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