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衣曲三首

罗与之

忆郎赴边城,几个砧月。

若无鸿雁飞,生离即死别。

愁肠结欲断,边衣犹未成。

寒窗剪刀落,疑是剑环声。

此身傥长在,敢恨归无日!

但愿郎防边,似妾缝衣密。

【作者】

罗与之:生卒年不详。字与甫,一字北涯,螺川(今江西吉安)人。端平间累举不第,遂归隐。晚年潜心性命之学。江湖派诗人,其诗为刘克庄所称赏。有《雪坡小稿》。

《寄衣曲三首》原文赏析-罗与之

【赏析】

罗与之这三首小诗,各自独立,又互相关联,俨然一部抒情组曲。诗借一个丈夫从军独守空房的妇人之口,抓住缝制和寄送衣这一特定情景,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这位妇女思念亲人,但又希望丈夫为保卫国家而坚守边防的复杂而深沉的心理。

如果说这三首诗是一部组曲的话,那么第一首便是引子或序曲。它要告诉人们的是:为谁送衣,为何送衣。

首句用平铺直叙的语言交代寄衣者的身份和寄衣的缘由:丈夫赴边御敌,已经好几个年头,现在秋风又起,又要为他准备寒衣了。一个“忆”字,巧妙道出了时间的流逝,告诉读者,夫妻分离已经很久了。“赴边城”则点出了空间的距离之远,为下一联的“鸿雁飞”张本。耐人寻味的是第二句:“几个秋砧月。”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云:“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写的是同一主题。罗与之用简练的语言把李白《秋歌》隐含在自己的诗里,既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又点化了主题,同时也交代了时令。“几个”,则强调时间之久,与前句“忆”字相照应。接着又写道:“若无鸿雁飞,生离即死别。”鸿雁,是传递书信的使者,书信对于长期与亲人分离的人,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最大慰藉。所以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是在这首诗里,作者要讲的是:她和丈夫的联系仅凭一纸书信,一旦连这一点也做不到,那么这种“生离”和“死别”又有什么两样呢!这十个字,表达了一个思妇对亲人的思念之切,对长期分离的怨恨之深。如果说李白的“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是不动声色的借景抒情,那么这位妇人无疑是在直抒胸臆了。这序曲的基调是低沉和悲凉的。

第二首写了思妇制作寒衣时的心境。“愁肠结欲断”,写思愁之苦:肠为之结,且因之断。如果联系第二句来理解,即可发现诗人的妙语双关:思妇实际上是在用自己的愁肠编结着寒衣。但因思夫情切,故觉寒衣迟迟“犹未成”。下两句写夜以继日赶制寒衣的情景。“寒窗”,一般用以形容冬天的寒冷和清静。元稹《西归绝句》“寒窗风雪拥深炉”,即用此意。但在这首诗中则主要用以表现独守空房的凄凉和孤独。在这孤寂氛围中,一个人坐在窗下默默赶制寒衣,四周是那样的静,以致剪刀落下之声也听来如此清晰。这种声音对常人来说,也许毫不足道,但对这位日夜思念着远戍边疆的丈夫的妇人来说,却显得触耳惊心。她仿佛听到了丈夫剑环的铿锵声。诗人把思妇的感情移于外物,从而更有力地渲染了所要表达的感情。这种联想,对一个赶制征衣的思妇来说,是自然和合理的。反过来说,也只有日夜思念征夫的人,才可能产生这种联想。而这种联想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思念之切、情爱之深,与一、二句呼应。

寒衣制成,组曲也进入尾声。第三首写寄衣时的祝愿。“此身傥长在,敢恨归无日”。这一联写出了思妇无限怨恨的心情。“敢恨”犹言“不敢怨恨”,“岂敢怨恨”。人的感情到了极点时,往往会讲反话。事实上这位思妇心里明白,丈夫一去数年,生还的希望微乎其微,她胸中充满了怨恨。由于用反话来写,这种怨情就表现得更有力量。如果诗人的笔触到此为止,那么这三首小诗给人留下的只不过是消极和沉闷。可是笔锋一转,急剧地奏出了全诗的最强音,把组曲推向了高潮:但愿我的丈夫坚守边城,让边防像我所制的寒衣一样,严密无缝!这乃是点睛之笔,全诗的思想因之得到升华,前二首的沉闷感一扫而空。读到这里,不禁对这位思妇产生了深深的崇敬之情。为了国家的安宁,她不惜牺牲个人的幸福。这正是这首诗积极意义之所在,也正是它能在众多题材相同的作品中显出光彩的原因。

罗与之生活的南宋后期,北方的金国和蒙古贵族严重地威胁着南宋的安全。南宋人民始终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下。《寄衣曲》正是这种形势的反映。此诗通过一个妇女之口控诉了不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对这种战争的抗争,以及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宁,情愿作出重大牺牲的博大胸怀。诗写的是一位妇女,一个家庭,但它无疑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全诗语言朴素简练,感情真挚深沉,联想丰富自然,很有特色。

(朱杰人)

文章标题:《寄衣曲三首》原文赏析-罗与之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2387.html

上一篇: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古诗赏析

下一篇:《看叶》原文赏析-罗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