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终南山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赏析】
“终南山”,又称南山,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南,为秦岭主峰之一。因其水秀云美,石奇林幽,而成为古代士人向往的隐居之地。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起句颇为大气,终南山犹如擎天一柱,充塞天地,白天的太阳、夜晚的月亮,投射下来,照亮了山石。“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前头刚写了日月,这日月在山中是如何情景呢?月亮升起,高高山峰尽在月光沐浴之下,一片雪白。写了高峰,再写深谷,下到深谷,不见日光,即便大白天里,也是一片昏黑。通过对高峰、深谷这山中一高一低两处风景描绘,写出了终南山的清幽宜人。“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这两句亦颇豪壮,长风吹动松柏,发出哗哗响声,林木随风摆动,群山更显清静。
诗里刻画了终南山的清幽宁静,绘景之中,同时写人,“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虽说山道险峻,山中之人高洁清正,所以走来也是顺当平坦,并不崎岖。高山巍巍,深谷幽幽,松涛阵阵,心底坦荡,在写了山中风物人情后,诗人由衷感叹“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也是自然而然了。
读完全诗,谈到本诗主旨,人们大概会说,通过对终南山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南山归隐之情。
是这样的吗?
表面看是如此,细嚼诗味,往深处想想,总觉得不完全这样。一个人如果真正向往归隐的话,应是一种冲夷恬淡口吻才对,如王维同样漫游终南山,《终南别业》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孟郊此诗,显然不是这样,“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整个写景,十分豪壮。“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转而写到人事,亦见出中心不平块垒横塞的抑郁牢骚,与淡定平和的归隐,并不相称。
为何会是这个样子?
孟郊,字东野,韩愈《送孟东野序》有句警惊之语,“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并就孟郊诗言道“亦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这两句颇显抵牾,为什么一方面是“鸣国家之盛”,一方面却又会是“自鸣其不幸”?
这种矛盾和孟郊的立身处世紧密相关,孟郊胸怀壮志,功名心重,但因为自己的清高傲世,不合流俗,所以一直未能显达。他四十六岁考中进士,也是沉沦下僚,穷愁缠身,抑郁苦闷。也许正是这种高昂的意志和压抑的人生,两极的冲突较量,从而造成了孟郊诗歌不可调和的对立,他的诗里既有热切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同时也有冰凉的《秋怀》:“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席上印病文,肠中车轮转。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其诗,真可谓冷热交攻,不可调和。
这首《游终南山》,是孟郊在长安所作。孟郊几度应试落第,这首诗极有可能是他在落第之后,抑郁无聊,游览终南,眼见林壑优美,泉石秀雅,引发了胸中牢骚不平,“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功名的耿耿于怀和内心的不得其志,所以才发出这般激越愤慨之语。可看他元和元年(806)一旦高中,却又完全是另外一副笔调,《登科后》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简直是喜心翻倒,近于癫狂。
尽管孟郊身世凄凉,但总的来看,他是热切用世的,这首《游终南山》的隐中见仕、冷中见热,正是这般。
(黄全彦)
文章标题:游终南山-古诗译文赏析(孟郊)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2506.html
上一篇:列女操-古诗译文赏析(孟郊)
下一篇:寒地百姓吟-古诗译文赏析(孟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