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征》

戚继光

霜溪曲曲转旌旗,几许沙鸥睡未知。

笳鼓声高寒吹起,深山惊杀老阇黎。

【作者】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将门出身。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调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抗击倭寇,战功赫赫。后又镇守蓟州十六年,寇不敢犯。卒谥“武毅”。其诗苍劲豪壮,慷慨激昂。有《止止堂集》及军事著作《练兵实记》《武备新书》。

《晓征》原文赏析-戚继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部队早行的诗。

“霜溪曲曲转旌旗,几许沙鸥睡未知。”行军的道路是沿着溪流向前的,所以充满曲折。这是一个天的霜晨,战士起了个大早,在暗夜或月色中行军。军事行动要求神不知鬼不觉,战士们也许都是衔枚疾走,所以只隐约可辨旌旗逶迤行进,而没有人马之声。“几许沙鸥睡未知”,以闲中着色为妙,它起码有双重意味,一是由沙鸥的安眠反衬将士的辛劳;二是由沙鸥的未被惊醒,反形行军的神出鬼没,了无声息。这两句显然是黎明前的情景,它突出的是晓征的诡秘气氛。一到破晓,行军就不再需要藏行和隐秘,那情景将大不相同。

“笳鼓声高寒吹起,深山惊杀老阇黎。”这便是天明时的情景。诗人抓住的是第一声笳鼓(军乐)来写,便给人平地一声雷的惊异之感。随着这一声的到来,部队将如同从地底冒出来一样,突然出现在道路上,又仿佛飞将军自重霄而降,给人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的威武感觉。句中又称“笳鼓”为“寒吹”,言其声高,便有“秋风鼓角声满天”(陆游)的意味,凛然不可抵挡似的。最末一句出自想象,笳鼓声如此嘹亮,恐怕要惊坏深山寺庙中的老和尚罢!“阇黎”,梵语高僧的意思。

全诗的趣味在最后一句,说军声要把深山阇黎惊杀,似乎有点杀风景,破坏了山中和平的气氛。殊不知这是表面现象,事实上,正是这支军队——戚家军,和别的边防部队,保卫了沿海一带的和平,所以老阇黎可不必惊慌。诗趣就在语若有憾,实深喜之。戚继光作此诗,显然怀着十分得意的心情,字里行间全是风流自赏的意态。作为一个民族英雄,他也有权作这样的自赏。

(周啸天)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晓征》原文赏析-戚继光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2604.html

上一篇:《盘山绝顶》原文赏析-戚继光

下一篇:《马上作》原文赏析-戚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