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之十三
海角厓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于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作者】
钱谦益(1582-1676),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遗老,江苏常熟人。明万历进士,官翰林编修。崇祯时,再起官礼部侍郎。又因事免职归家。南明福王时召为礼部尚书。清兵南下,降清。出为礼部侍郎受秘书院事、明史副总裁,旋引疾归。为诗反对前后七子模拟因袭之风,转移了时代的风气。为文宏肆奇恣,一时被推为文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另编有《列朝诗集》。
【赏析】
这一题诗,作者自注:“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讹言繁兴,鼠忧泣血,感恸而作,犹冀其言之或诬也。”康熙元年(1662)壬寅四月,南明桂王被杀于云南;五月,郑成功卒于台湾。“讹言繁兴”,当指消息。“鼠忧”,“鼠”,病也。《诗经·小雅·雨无正》:“鼠思泣血,无言不疾。”因道远消息未详,故到康熙三年(1163)癸卯作诗时,还希望它是“诬”“讹”、不确。此为八道选一。
诗的起联以南宋亡国于厓山事写明桂王永历朝的灭亡。颔联谓要像陆秀夫等南宋忠臣葬身“鱼腹”以殉国,已求之不得,怎能再期望凭借海外力量图谋恢复呢?龙涎,谓产龙涎香料之地,指代海外岛屿。出句专为桂王而发,对句兼及台湾形势。颈联谓全国易帜,均为清军统治之地。结联以月中的嫦娥、桂树为喻,写自己国亡无依,只能痛哭桂王之死。“桂花”,影喻桂王。
此诗写南明永历朝被消灭,清朝统一全国大陆,复国已成泡影;既哭桂王之死,兼忧台湾之讯。前四句借用历史典故表现现实,“望断”一联白描,结联为比兴之笔。感情沉痛呜咽,词句精工峭拔,怆恻欲绝之中,仍有过人的劲气锐力。鸡鸣子《投笔集跋》说钱氏:“系心宗国,不忘欲返,乃托之吟咏,以抒其愤激,犹可谓惨恒而思反本者。以诗论,沉郁苍凉,哀丽欲绝,亦不愧草堂之作也。”陈寅恪《柳如是别传》:“《投笔集》诸诗模拟少陵,入其堂奥,自不待言。且此集牧斋诸诗中颇多军国之关键,为其所身预者,与少陵诸诗仅为得诸远道传闻及追忆故国平居者有异。故就此点而论,《投笔》一集实为明清之诗史,较杜陵尤胜一筹,乃三百年之绝大著作也。”可以为我们读《后秋兴》诸诗作参考;唯其中“尤胜杜陵一筹”的话只是针对写实一个角度而言,不可误解为整体比较之论。
(陈祥耀)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后秋兴之十三》原文赏析-钱谦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