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作者】
*丘逢甲(1864-1912),又名仓海,字仙根,号蛰仙,台湾苗栗县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未任官,赴台湾各地讲学。后抗击日寇,兵败内渡,居广东镇平。辛亥革命后,赴南京,为参议院参议员。长于诗,尤擅长篇歌行,内容多表现反帝爱国的思想感情。著有《岭云海日楼诗钞》。
【赏析】
光绪廿一年(1895)三月十三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条款之一即割让台湾给日本。丘逢甲当即毅然辞家,组织义军抗敌护台,被举为大将军,并屡次上疏清廷,维护台湾主权。护台义军失败后,他内渡大陆,越明年作此诗。从唐代杜甫于安史之乱中写出大量以伤春寓伤时之情的杰作(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后,诗人忧国伤时之作,就多沿用这一思路。晚唐李商隐《曲江》“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杜司勋》“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宋代陈与义《伤春》“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皆为著例。丘逢甲此诗题为“春愁”,也显然沿用这一现成思路。
此诗末句的“去年今日”四字,最须痛下眼看,那就是指《马关条约》签订的日子。因而读者可以推定,此诗当作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三月十三日左右。四字殊非泛泛,表明诗是国耻日作。明乎此,读者就不难体味“春愁难遣”“往事惊心”八字所包含的沉痛思想感情了。
户外明明是莺啼花香,春光大好,可诗人却感到“春愁难遣”。这可不是士大夫“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冯延巳)的闲愁,也不是妙龄仕女“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的寂寞。这“春愁”不是系于作者一身而是关乎天下忧乐的,具有十分沉重的现实内容。回想到义师失利,台湾陆沉等等惊心的往事,叫诗人如何能够平静呢!即使“强看山”,眼中的山水风光,可能消减他胸中丝毫的愤懑么?“泪欲潸”三字,有一种强忍不禁的情态,令人难堪。为下文“同一哭”蓄势,颇佳。
诗的前两句着重渲染“春愁”,并不点明愁的具体内容,却为三、四句的点题做好了准备。“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便水到渠成。原注:“台湾人口合闽粤籍,约四百万人也。”按说,诗人时已内渡,对台湾的现实社会情况,难于亲闻亲见,不免隔膜,然而他又深知,有良知的台湾沦陷区的人民,及唇亡齿寒的闽粤同胞,凡我族类,在这个国耻周年的纪念日,绝不可能无动于衷。而作者又将这样的意念,化为一个寥廓悲壮的意象,即四百万人同发一哭。那哭声应该惊天动地,振聋发聩吧。这样写,就使诗中的抒情特别强烈,成为一种集中的夸张。唐李益《从军北征》:“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后蜀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已开先例,可以参会。可资横向比较的,康有为“千古伤心过马关”(《九月二十四日夜至马关》)的名句,亦为国耻而发。“千古伤心”云云,是从时间范畴着意夸张,而“四百万人同一哭”则是从空间范畴着意夸张,各有千秋。
此诗的末句也值得深味:“去年今日割台湾”,这是直书国耻。尽管是国人皆知的事实,诗人却无意隐讳含蓄,而更昭著揭示,其意深矣!盖知耻者,不为耻,唯于国耻无动于衷,厚颜无耻者,最可耻;不忘国耻,方能洗雪国耻。故此七字,真字字掷地有声,读之令人不忘。“去年今日”四字,出自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所言情事与此诗无关,但它通过今年今日与去年今日场面的对照,达到深化意境的效果,却与此诗同致。就此诗言,“割台湾”是“去年今日”事,而“四百万人同一哭”则是今年今日情景。比照之下,可见同胞骨肉,敌忾同仇,悲愤实深。三户亡秦,希望正在于此。
(周啸天)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春愁》原文赏析-丘逢甲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2673.html
下一篇:《往事》原文赏析-丘逢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