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连台
一笑无秦帝,飘然归澥东。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古庙千秋月,荒台万木风。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作者】
屈大均(1630—1696)原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明末秀才。清兵入广州前后,曾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曾削发为僧,不久还俗,北游关中等地,与顾炎武、李因笃交往。其诗慷慨奇伟,感情愤激,颇能反映民间疾苦和爱国热情。为“岭南三大家”之一。有《道援堂集》。
【赏析】
“鲁连”,即鲁仲连,齐人,战国时著名辩士,一生不愿为官,却又好为统治者排难解纷。“鲁连台”,在今山东聊城县古聊城东,高七十余丈。顺治十五年(1658)初夏,诗人从河北往山东,行经鲁连台,有感于鲁仲连的事迹,遂写下此诗。
“一笑无秦帝,飘然归澥东。”首联从鲁仲连的事迹中,选取两件最典型的事例,赞美其奇特倜傥,好为人谋策,功成却又高蹈不仕的奇风高节。一件事是“义不帝秦”。据《史记·鲁仲连传》,赵孝成王八年(258),秦围赵都邯郸,魏使辛垣衍劝赵帝秦,以此求秦罢兵。对此,鲁仲连坚决反对,遂使秦王称帝计划破产。后在赵、魏军队的合击下,秦军退兵而去。秦退兵后,赵之平原君赵胜欲封授鲁仲连官职,又以千金作为酬答,均遭拒绝:“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另一件事是发生在“义不帝秦”二十余年后的“下聊城”。燕将攻下齐地聊城据以自守。齐攻之岁余不能下。这时,鲁仲连遗书燕将,晓以利害,聊城乃下。齐王欲爵之,鲁仲连遂“逃隐于海上”。对这两件事,诗人取前一件事之始——“义不帝秦”,而略去其终——“辞平原君而去”;又取后一件事之终——“逃隐于海上”,而略去其始——“下聊城”。这样,就把须在千万个字才能叙述清楚的两件事,浓缩到两句诗中,可谓言简意多,精练无比。
一、二句在塑造鲁仲连的形象方面也极为生动传神。“一笑”二字,写出了鲁仲连在秦军大兵压境,赵、魏不少文官武将或犹豫不决,或畏缩不前之际,镇定自若,不为淫威所屈的性格。“无秦帝”三个字,则概括了鲁仲连所建立的不朽功勋。“飘然”两字,则写出了鲁仲连功成不居,视官爵金钱如粪土的高士风度。
从结构上看,此诗题目既然题为《鲁连台》,照理应从鲁连台说起,但诗人却置此于不顾。在首联就直接叙述鲁仲连的事迹,刻画其形象,从而使起笔突兀,有先声夺人气势。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颔联承接首联,补足首联不尽之意,正面颂扬鲁仲连立下赫赫奇功,却有功不居的高士之举。鲁仲连在辞行平原君时曾说:“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原为“天下士”,而不愿为商贾,是鲁仲连的心迹,也是诗人仰慕他的地方。这两句诗既是对鲁仲连的称颂,也是对后世少有功成身退者的喟叹。“谁能”二字,即透露了后世没有几个人能够像鲁仲连那样,一旦功成便身退这样一层意思。
“古庙千秋月,荒台万木风。”颈联由写人转入写景。出句重在从纵的历史角度,写岁月的流逝;对句则主要从横的角度,写眼前之荒凉。巍然独峙的古旧的庙宇,千秋前即有的皓月,荒芜的高台,瑟瑟劲风中摇曳的无边萧萧古木,这些景物,既是为了渲染一种萧森的气氛,用以抒发世事沧桑,鲁仲连这样的奇士不再的感喟,也是为了抒写内主凄凉之情,哀叹后人对鲁仲连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失敬,致使其庙宇、高台变得破旧不堪,满目荒凉。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尾联以斩钉截铁不可移易的口气,肯定了能达到“天下士”这一标准者,只存在于普通的知识分子阶层,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但请注意,这仅是诗句的表层之意,还有深一层没有明言的话。在看似总结一个普遍真理的诗句后面,实际上,是作者在表白自己具有像鲁仲连一样的胸襟和抱负。此即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评论此诗尾联时即云:“结语见自己抱负,一‘只’字不许他人共为天下士也。有胆有力。”透过诗句,诗人那种超然独行,横绝一世的神态,似乎立即就浮现在人们面前。诗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则可供咀嚼;诗句的语气决绝,则坚定有力。以既耐人咀嚼又坚定有力的句子作为结语,自不同于景结或情结者。
此诗结构井然:一联写人叙事,二联补足一联之不足,三联转入写景,四联抒情言志,同一联挽合,甚符律诗起承转合之基本章法。刻画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寥寥数语,便使鲁仲连磊磊高士之风度豁然而现。何日愈《退庵诗话》评论《鲁连台》等诗时,认为这些诗“沉郁豪迈,横绝一世”,“不减唐人”,可谓知音者之言。
(迟乃鹏)
文章标题:《鲁连台》原文赏析-屈大均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2693.html
上一篇:《通州望海》原文赏析-屈大均
下一篇:《摄山秋夕作》原文赏析-屈大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