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员庙》

瞿佑

一过丛祠泪满襟,英雄自古少知音。

江边敌国方尝胆,台上佳人正捧心。

入郢共知仇已雪,沼吴谁识恨尤深。

素车白马终何益,不及陶朱像铸金。

【作者】

瞿佑(1341-1427),佑一作祜,字宗吉,钱塘人。洪武中为临安、宜阳等县训导。永乐间官周王府右长史。以作诗得祸,谪戍保安(今陕西促丹县)十年。洪熙元年(1425)赦还。宣德二年(1427)卒,年八十七。有《存斋遗稿》《归田诗话》《乐府遗音》等。

《伍员庙》原文赏析-瞿佑

【赏析】

伍子胥是历史悲剧人物之一,他的事迹向来引起不少文人墨客的凭吊歌吟,本篇所说的“伍员庙”一名伍相国祠,在苏州胥口镇。

“一过丛祠泪满襟,英雄自古少知音。”诗著题赋起,写诗人过祠而感其人之事,深为悲愤不平。“英雄自古少知音”以明白浅显的语言说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人间悲剧,那是屈子“往者余不及兮,来者吾不闻”、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辛弃疾“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等诗词共同悲慨过的一个事实。易卜生《人民公敌》也曾沉痛宣言:伟大人物总是孤独的。当一个英雄人物,他的预见性和超前的行为不为一代或一方之人所理解,往往就会曲高和寡,甚至有被他忠心侍奉的主人视为异己的可能。伍子胥就因激怒夫差,招致了杀身之祸。

“江边敌国方尝胆,台上佳人正捧心”两句写吴亡之前可忧的、为伍子胥早已洞察的形势。一句写越国亡吴复仇雪耻之心未死,用了卧薪尝胆的故事。《史记·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虑,置胆于坐,坐卧而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邪?’”二句写越国对吴王施用美人计,用西施来瓦解夫差的意志,使之全无警惕。“捧心”事出《庄子·天运》。全句意谓越大夫范蠡献西施于夫差,吴王许和,遂日与西施宴饮于姑苏台;西施捧心皱眉,病而愈妍。两句将吴国的外患内忧写足,适可见伍子胥当年的焦虑。“方尝胆”“正捧心”用典铸辞、语极俏辣尖新,发人深省。“胆”“心”天然成对,可谓工整。

“入郢共知仇已雪,沼吴谁识恨尤深。”二句概言子胥生平大节,前仇方雪,后恨尤深,何不幸之甚也!盖伍子胥父兄均被楚平王杀害,他只身奔吴,佐阖闾伐楚,陷郢都鞭楚平王之尸三百,得以雪恨。但不料阖闾之子夫差太不争气,丧失敌情观念,伍子胥曾痛心地预计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这个预言后来是应验了的,当时却没有起作用,故曰:“谁识恨尤深。”

“素车白马终何益,不及陶朱像铸金。”结尾慨叹伍子胥不善于明哲保身,故遭杀身之祸,在这方面不如越大夫范蠡聪明。据《吴地记》:“越军于苏州东南……临江北岸立坛,杀白马祭子胥,杯动酒尽,后因立庙于此江之上。”可见他的忠直精神为人共仰,是跨越了国界的。范蠡在吴亡之后,预见勾践为人不可共安乐,遂弃官隐陶,称朱公,经商致富。勾践则铸金身以纪念这位功臣。全诗颇能勾勒伍子胥一身大节和悲愤心情,唯末二句主张谋身一义与其人性格不符,亦可见“英雄自古少知音”。

(周啸天)

文章标题:《伍员庙》原文赏析-瞿佑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2707.html

上一篇:《楚辞·渔父》原文翻译赏析-屈原

下一篇:玉台体-古诗译文赏析(权德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