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眠石、晚起
饶节
偶成
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
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
眠石
静中与世不相关,草木无情亦自闲。
挽石枕头眠落叶,更无魂梦到人间。
晚起
月落庵前梦未回,松间无限鸟声催。
莫言春色无人赏,野菜花开蝶也来。
【作者】
饶节:(1065—1129)字德操,法号如璧,号倚松道人,抚州(今属江西)人。宋神宗熙宁末前后在世。曾为曾布客。后祝发为僧。陆游称之为当时诗僧第一。有《倚松集》。
【赏析】
饶节本来是个读书士子,曾投在曾布门下,后因与曾议论不合,乃出家为僧,法号如璧。他居邓州(今属河南)香岩山,名其所居室为倚松庵,自号倚松道人,取意于自己的诗句:“闲携经卷倚松立,笑问客从何处来。”可见他那种闲云野鹤般的风采。他曾有诗写到他的倚松庵:“庵外无人谁过前,老松千丈独参天。煮茶春水渐过膝,却虎短墙才及肩。”又有诗写到他的山居生活:“禅堂茶罢卷残经,竹杖芒鞋信脚行。山尽路回人迹绝,竹鸡时作两三声。”都可见出其居处环境的幽僻和生活心境的恬适。这里的几首诗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这种生活情趣。陆游评他的诗“为近时僧中之冠”,说明了他在诗歌方面的造诣;吕本中说他的诗“萧散”、“高妙”,代表了他的诗的基调与标格。
先看《偶成》。偶成,即偶然成咏。诗人本无意为诗,客观景物闯入眼帘,挑动诗情,遂脱口成篇。诗全是写庵中即目之景,而其生活意态即由景中见出。从上面的介绍里,我们知道他的茅庵是为老松环绕的,所以说是“松下”。松荫之下,已经透露出清幽的气息。在那却虎的篱笆“短墙”上有一扇“柴门”,但“门虽设而常关”,是闭着的,可见没有什么人事的骚扰,在清幽中又注入一股僻寂的气味。闭着的庭落里情景如何呢?锁着一院绿苔。绿苔只生于无人经行之处,可见少有人行走了,又加上一层安谧。一句诗三个层次,越涂越浓,把僧人幽居的环境和生活气息活现纸上。“闭绿苔”三字,《墨庄漫录》引作“昼不开”,不如前者内涵丰富。下面紧接上一句“只有蝴蝶双飞来”,尤妙。只有蝴蝶飞来,言外之意自是没有人来,把上句隐含的句意点得更为显豁。又不止此,也使美学意境开始转换。它表明:这个环境虽然远离尘俗,幽僻静寂,却并非寂灭,在它独有的这个天地里,充满着自然界蓬勃的生机,那五色斑斓的蝴蝶不是成双结对地飞舞着吗?
岂止蝴蝶!还有蜜蜂。你看它两股上拖着重重的花粉团飞来了,那不是前山的花已经开放了吗?从蜜蜂腿上的花粉推测前山的花开,已经是巧思妙构引人入胜;“大如茧”,尤其夸张得妙。花粉的采集有如此丰盛的收获,可见那前山的鲜花又不只是开放,而一定是花开遍野的盛景了。“大如茧”中竟展示出一个繁花烂漫的世界。花开之处只在前山,并不算远,庵中的主人尚且不知,要从蜜蜂的双股上推断出来,可见主人的好静不好动了。难怪青苔满庭,不只少有他人行迹,主人的行迹也少得很呢!这又密切回应首句。
这首诗展示的美学境界很耐人把玩。由第一句的幽僻静寂,推移到二三句的充满自然生机,再推移到第四句的繁花似锦世界,不只有尺幅千里之势,而且给人以步步扩展、步步升华、层出不穷之感。而从整个画面上看,清幽的环境与烂漫的山花相映衬;静寂的生活与蓬勃的自然生机相映衬。幽与丽,静与动,交织成一个幽僻美丽而又充满春意与生机的独特的境界,真个是世外桃源,“别有天地非人间”了。
《眠石》着重写脱俗的安闲自得心境。眠石即枕石而眠之意,读了题目,已感到一种高逸脱俗的气息。
首句以直抒胸臆的叙述语起。“静”是与“动”相对的。世俗之人牵缠世情,能动不能静。只有脱尘出俗,斩断名缰利锁,把浊世远远抛开,才能达到“静”的境地。所以“静中与世不相关”开始便把基本心境一语道出,这种起法开门见山,也喷薄有势,但全要靠下文展拓得好。否则,主要意思已明,而续语不称,便索然无味了。这首诗是承接推衍得好的。
次句由人写到物。不只人处“静中”,“与世不相关”,这里的草木也与世“无情”,而自处“闲”中。草木也具人性,草木写活了;草木也与人同志,人不再孤单了。人被置于相宜相得的环境中,人、草互映互衬,合为一体,诗的境界扩展了,遗世脱俗的气氛也更浓郁了。好花还须绿叶扶,扶得好。
第三句如果接着说偃仰床席,也未尝不可。不过拈出了“床席”,便不免使人有吃力之感,损伤了自然,而且也沾染了人世气,冲淡了离尘脱俗的况味。妙在诗人是以石为枕,以落叶为床席,就那么躺下来了。多么自然闲散!一切都凭依于大自然的赐予,诗人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享有大自然的一切,自由自在地生活,与人世不沾边儿。
末句再把离尘脱俗的境界推进一步。不只醒着的时候,处于“静中”,淡然忘世,睡上一觉,梦中也与尘世毫不相关:“更无魂梦到人间。”真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超尘拔俗了。
小诗语言平淡,创造的意境却是浓郁的。一笔浓似一笔,一句深过一句,而那高怀遗世、萧散自得的情态都洋溢在字里行间。
《晚起》一首可以看到孟浩然《春晓》的影子,特别是前两句。但后两句境界便迥然不同。
庵前的晓月已经落山,朝阳就要探出头来,可是人还在香甜的梦中。不说僧家生活的自由闲逸,而其情境已饱孕其中了。可是松林里已经一阵阵传来雀噪,催人梦回了。无限,自然是说鸟声无限,但是树多才能鸟多,也就隐示着松林无限。一语关合两面,言简意丰。
诗人被鸟声催起身,漫步到庭中来享受一下晨曦,野菜已经开放鲜艳的花朵,招惹得蝴蝶翩翩飞来。诗人不禁闪过一个念头:不要说春色无人赏玩吧,那野菜花儿一开,蝴蝶不就追逐来了吗!即使诗人不来到庭院里,还沉酣在梦乡中,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大自然的春色自有大自然中的生命品赏。推开一步说,这山林僻地的佳景,是否因为远离尘寰,便辜负了它的清姿,使它无谓的自生自灭了呢?不,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完足的世界,它是不乏自己的知音的。那么这两句诗,实在是在更高的境界上来夸说自然的胜地了。两句的次序有意地做了颠倒,顺说应是野菜开花蝶也来,谁言春色无人赏!那样便显得平弱乏力了。颠倒一下,使驳诘语居前,证语居后,便拗折有势,这是章法上的妙处。
(孙静)
文章标题:《偶成、眠石、晚起》原文赏析-饶节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2711.html
上一篇:《梅花岭记》原文翻译赏析-全祖望
下一篇:桂州腊夜-古诗译文赏析(戎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