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荻塘

沈与求

野航入荻芽塘,远意相传接渺茫。

落日一篙桃叶浪,薰风十里藕花香。

河回遽失青山曲,菱老难容碧草芳。

村北村南歌自答,悬知岁事到金穰。

【注释】

桃叶浪:传说东晋王献之有爱妾名桃叶。一天,桃叶渡江北去,献之歌以送之。歌词是:“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这可能就是“桃叶浪”一名之由来。诗里是借用,以指落日余晖映照下的波浪。

悬知:料知,推想而知。岁事:农事。金穰:指丰收之年。《史记·天官书》:“太岁所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

【作者】

沈与求:(1086—1137)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高宗朝,累官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拜参知政事,除知枢除左司郎中。历官两浙江东漕副,直龙图阁。以病奉祠。有《雅林小稿》。

《舟过荻塘》原文赏析-沈与求

【赏析】

荻塘在今浙江湖州市南,传说是晋吴兴太守殷康为灌溉附近的农田而兴建的。沈与求的老家在德清,离荻塘不太远。他可能因事外出或从外地归来,乘船经过荻塘,有所感触,而后写出这首深情绵邈的诗歌。

诗人借景抒情,手法新颖。他把彼此间没有明显联系的意象缀合在一起,构成亦真亦幻的迷人境界。

首句于叙述中穿插描写,交代事情的发端,同时像聚焦那样,着力显示时空的接合点。“野航春入荻芽塘”,一个“芽”字把满塘春色移到读者的眼前,笔墨简淡而意境鲜明。次句由物起兴,抒发内心的感触:看了这无边的荻芽,这悠悠不尽的塘水,以及这空旷的郊野,不禁心潮起伏,遐想联翩。诗人如此迅速地调转笔锋,不写近景而写“远意”,旨在突破时空的拘限,尽情捕捉那变幻不已的自然风光。

三四句展示的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景象,一种是实景,那是诗人在“舟过荻塘”时摄取的:夕阳低挂在西天,余晖映照在粼粼的碧波之上,闪现出动人光彩。桃叶浪指水面荡漾着的微波,类似“春和景明,波浪不惊”(范仲淹《岳阳楼记》)那样一种状态。另一种是幻境,它是由实景引起的联想:荻芽不见了,看到的是亭亭的荷叶和荷花,暖风轻拂,到处飘散着醉人的芳香。这样写,一下子就把时令向前推进了三个月,由春而,两个季度的水上胜景联翩而至,给人以异乎寻常的美感享受。

五六句从水写到山,从夏写到,继续拓宽画面。青山曲折,河水回环,那是多么优美的境界。“河回遽失青山曲”,看来诗人着重表现的不是客观景象,而是主观感受。水性趋下,随物赋形,“河回”本是“山曲”造成的,这里却说因为“河回”,山才骤然失去它那曲折的身姿。这样的说法似乎不合物性物理,却真切地反映了人们乘船绕过山边急弯时所得的印象。这原是一种错觉,诗人为何要刻意表现它?联系下句,似有言外之意。“菱老”,表明已届深秋,此时,众芳摇落,碧草枯黄。“菱老难容碧草芳”,诗人故意把两者对立起来,好像碧草变枯是老菱嫉恨所致,言外含有感慨之意。诗人生活在南北宋之交,当时内忧外患,国势衰微。他在任殿中侍御史时,曾建议高宗赵构把都城从临安(今杭州)迁往建康(今南京),“以图恢复”,结果被逐出朝廷,派往台州当地方官。后来在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期间,与张浚意见不合,一度被迫去职。他的家国身世之感,必然会反映到诗作中来,但作为朝廷大员,他不可能像后来的陆游刘克庄那样用激烈的言辞直抒胸臆。这两句诗大约就是这种心理的曲折反映。

末联是风情画。起句着一“自”字,可见村民的真率自然,生动地表现出农家之乐。想来丰收在望,他们难以抑制自己欢快的心情,于是发而为歌,此唱彼和。字里行间隐含着对农家生活的向往。

诗写山水,却语含感慨,意逸象外,次句的“远意”二字透露了其中消息。作者如果胸襟不高,技巧不熟,难望达到此等境界。

(朱世英)

文章标题:《舟过荻塘》原文赏析-沈与求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2762.html

上一篇:《九龙滩》原文赏析-沈受宏

下一篇:《石壁寺山房即事》原文赏析-沈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