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颂·丝衣
丝衣其紑!
载弁俅俅。
自堂徂基,自羊徂牛。
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注释】
(1)丝衣:古绎祭时士穿的祭服。紑(fóu):洁净新鲜的样子。(2)载:通“戴”。弁:古代贵族的一种礼帽,武官戴皮弁文,官戴爵弁,这里指助祭的士所戴爵弁。俅(qiú)俅:恭敬和顺的样子。(3)基:通“畿”,门内处。(4)鼐:大鼎。鼒(zī):小鼎。都是古代食器,下有三脚,旁有两耳。(5)兕觥:铜制似兕牛角状的酒杯。觩(qiú):弯曲的样子。(6)旨酒:美酒。思:语气助词。柔:柔和。(7)吴:大声说话。敖:通“傲”。(8)胡考:寿考,长寿。休:吉祥。
【译文】
丝绸祭服多么洁净,戴的羽冠要端正。从那庙堂往门口,羊和牛都有,大杯小杯都有。
犀角酒杯弯弯形,美酒温和味道醇。不高声来不傲慢,求得长寿好福气。
【翻译】
丝制祭服多洁净,头戴礼帽多恭敬。
走下殿堂到门基,肥羊牺牛告充盈。
大鼎小鼎和中鼎,兕角酒杯亮晶晶,美酒醇厚色如琼。
轻声祝告心虔诚,长寿吉祥永康宁!
【赏析1】
《丝衣》是周王祭祀神灵的一首乐歌,所祭何神,古说不一。《毛诗序》说:“《丝衣》,绎宾尸也。”为了更好理解全诗内容,这里有必要对周代的绎祭略加说明。“绎”,祭名,周称正祭的次日又祭叫绎祭。在奴隶社会里,祭祀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并按照所祭的不同对象分为正祭和绎祭等类,每类祭祀有严格而繁琐的礼仪和程序的规定。天、地、祖宗是第一等祭祀对象,处于正祭的地位,祭祀地点在庙,由天子主祭,助祭人为小宗伯。其他神灵是次一等的祭祀对象,叫绎祭。《丝衣》所祭的对象,按《毛诗序》所引高子之说是灵星,自然是次于天、地、祖宗的神灵,祭祀的地点是在庙侧的堂,助祭的人是士(即公孙赤所说的“小相”),祭祀的时间在正祭的次日。但查汉代有关礼制的规定,灵星以后稷配合,并以灵星作为后稷的代名,长安和郡国都立灵星祠,岁祀以牛。以此推论,在周代对灵星的祭祀也许与后稷有关。再从《丝衣》一诗紧列在《载芟》《良耜》之后来看,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祭祀后稷的乐歌。而后稷是农神的始祖,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象征,所以尽管列于绎祭地位,但在众神灵的祭祀中对灵星祭祀的礼仪十分隆重。周王亲自参加了祭祀典礼,祭品有羊有牛。还要说明的是,古代祭祀,祭必有尸。尸,就是由人扮的代表神灵受享的神像,祭祀时按照规定的礼仪敬事尸叫“宾尸”。“丝衣”,是助祭人所穿的祭服,作者故以“丝衣”名篇。
《丝衣》不分章,共九句。开篇写助祭人穿着洁白的丝制祭服,头戴礼帽——爵弁,显得十分恭敬、和顺、虔诚。他先上堂察视洗手器具和盛放五谷果品的笾豆等祭器,然后下堂到门基向主祭人报告濯具齐备,叫“告濯具”。接着按以上程序从羊到牛察视陈列的牺牲并报告牺牲齐备,叫“告充”。再一一揭去大大小小陈列食品的鼎上的防尘幂布并报告祭肉清洁,叫“告洁”。然后把祭台上陈列着的酒杯斟上香甜的美酒。整个祭祀前的准备工作已就绪。最后写参加祭祀的人不喧哗、不傲慢、恭肃虔诚,神灵自然会降福于人,长寿洪福,吉祥如意。后来解诗的人,根据《周礼》所规定的礼制,对照《丝衣》所写的助祭人所穿戴的服饰、祭祀地点、祭祀程序和祭品规格,一致认为是周王亲自参加的一次隆重的绎祭仪式,齐、鲁、韩诗对此均无异议,为大家所接受。
周人特别重视祭祀,祭祀的主要对象是周代的祖先。在三十一篇《周颂》中,有二十六篇是周王歌颂祖考的宗庙乐歌,其余五篇是春夏祈谷、秋冬报赛的乐歌,内容不外乎“美盛德”“告成功”,结尾处用简短的几句祈请神灵受享并降福后人。而《丝衣》一诗却显得很特别。首先,它是一首纯粹描写周代绎祭祀仪的乐歌,它把《周礼》所规定的祭祀程序和仪式形象生动地加以再现,如助祭人穿戴的礼帽及祭服,祭祀的地址,以及所谓的“告濯具”“告充”“告洁”等程序,它使我们看到了周代祭祀活动的部分面貌,这是在其他《颂》诗中所没有的,所以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认识意义,还具有珍贵的宗教文献价值。其次,由于《丝衣》是一首纯粹描写祭祀的乐歌,所以诗里没有歌功颂德的谀词、没有娱神的场面、没有欢乐的情绪,全诗呈现出一种庄严、肃穆、虔诚的气氛,宗教色调远比其他《颂》诗浓厚。再次,我们从《丝衣》所描写的对神灵的祭祀中,可以看出周代的祭祀已不同于原始宗教的图腾巫术的愚昧活动,人和神和谐相处而不是居于对立的地位,神灵已不再是一种使人只感到恐怖的力量和暴力的化身,而是能降福于人类的善的偶像,它反映了周代统治者敬天保民的理性光辉,也反映了人的地位的提高。
《颂》诗多是“无韵之章”,而《丝衣》一诗,以“紑、俅、觩、柔、休”与“基、牛、鼒”交错为韵,韵律自然,节奏明快。全诗语言典雅而不堆砌,灵动而不板滞,自然流畅。对助祭人的形象、神态、动作的描写极其细腻、生动,读起来给人以真实而亲切、身临其境之感。
(陈维国)
【赏析2】
这首诗是周王朝祭神的乐歌,从古到今有不小的分歧意见。《诗序》说:“《丝衣》,绎宾尸也。”绎,祭后第二日又祭之名。尸,像神受祭之人。宾尸,即天子以宾礼待尸。灵星,即天田星,旧说以为是主稼穑之神。所以按《诗序》的意见,本诗当是天子绎祭后,以待宾之礼宴请灵星之尸的乐歌。孔颖达据《序》认为本首“所陈乃绎祭始末之事也”(《毛诗正义》)。朱熹撇开绎祭,认为是“祭而饮酒之诗”(《诗集传》)。其他还有认为是雩祭或蜡祭的,不一一细述。今人高亨另辟新说,认为本诗是“周王举行养老之礼所唱的乐歌”(《诗经今注》)。就诗论诗,同时参考古今多种学说,还是认为朱熹一说近似。
本诗共九句:头五句写祭祀之始。诗人描写助祭的人,穿着洁净的丝绸祭服,恭恭敬敬地戴着微黑的冠,他认真地忙碌着,从庙堂到庙门,一样一样检查着羊呀、牛呀一类祭祀物和大大小小的酒杯等各类祭品。这几句从助祭者对祭祀一丝不苟的态度,衬托出主祭人——天子对神灵的敬重与虔诚。后四句写祭祀之终的宴饮。他们举起弯弯的犀角酒杯,品尝着醇厚温和的美酒,在酒宴上,大家轻声细语,没有大声喧哗的,每一个人都谨慎做事,没有傲慢失礼的。在这里,诗人最后祝祷大家都得到神灵的保佑,个个能享受长寿之福。宋人王质《诗总闻》说:“将祭而视牲、视馔、视器之类也;既毕燕(宴)以劳之。‘自堂徂基’,自上而下也;‘自羊徂牛’,自小而大也;‘鼐鼎及鼒’,自大而小也。言往复检校也。”可供理解诗意参考。
本诗有用韵:如第一、二、四、六、七、九句;有不用韵:第三、五、八句。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诗经·周颂·丝衣》原文翻译赏析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