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洪二首[1](选一)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2],乱石一线争磋磨[3]。有如兔走鹰隼落[4],骏马下注千丈坡[5]。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6]。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崄中得乐虽一快[7],何意水伯夸河[8]。我生乘化日夜逝[9],坐觉一念逾新罗[10]。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11]。觉来俯仰失千劫[12],回视此水殊委蛇[13]。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但应此心无所住[14],造物虽驶如吾何[15]!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16]。

【注释】

[1]百步洪:在徐州南。洪,拦水的堰。

[2]水师:船夫。绝:高。凫:野鸭。

[3]磋磨:石与石相互磨擦。谓两岸乱石堆挤,只留下一线水路。

[4]走:跑。隼:一种凶猛的鸟,又称鹘。

[5]骏马句:谓水势犹如骏马奔下峻坡。

[6]电:闪电。珠翻荷:露珠从荷叶上滚下来。

[7]崄:高险。

[8]何意:何异。水伯夸秋河:出《庄子·秋水》,谓秋天河水大涨,河面开阔,河伯(河神)得意非凡,向海神夸口天下壮阔之美都集于自身,后来看到了大海的无边浩瀚,才望洋兴叹。这两句说,在迅急的水流中行舟,固有冒险的快乐,但不必炫耀,否则与河伯自夸没有两样。

[9]乘化:随顺自然运转变化。逝:流逝。

[10]逾新罗:过了朝鲜。坐着能感到一念之间过了新罗国,这是宋代禅僧形容“心念”之快的习用语。

[11]荆棘埋铜驼:比喻世事巨变。晋人索靖预感天下将大乱,对着洛阳宫门前铜铸的骆驼说:“再见到你的时候,你一定已被埋在荆棘丛中了。”苏轼此处谓那些醉心于争权夺利的人们犹如梦中,还不信世事变化的常理,而一味执着。

[12]劫:佛教用语,世界成坏一次为一劫。俯仰之间便过了千劫,是对变化的绝对性的强调,谓变化发生于极其短暂的瞬间。

[13]委蛇:原形容曲折的样子,此处含水流从容安闲之意。与自然的运化、心念的飞逝、历史的巨变等相比,这迅急的水流也显得安闲了。

[14]住:停留、执着。

[15]造物:自然界。这两句说,只要我的心灵不执着于某事某物,自然的变化再快也奈我不得。

[16]譊譊:争辩声。师:指参寥禅师,北宋著名诗僧,名道潜,於潜人,苏轼的方外挚友。呵:训斥。

《百步洪二首》(选一)原文注释赏析-苏轼

【赏析】

这是苏轼最享盛誉的杰作之一。七言长篇可说是天才的禁脔,古来最善此体的莫过李白、苏轼二人。但李白多是喷薄而出的激情狂涛,苏轼这一首则充满理性的思辨;李白多是不假思索的夸张,苏轼则仔细地安排句法来多方比喻;李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梦幻展现,是想象虚构的自由驰骋,苏轼则随物赋形,用鞭辟入里的智慧随处点化,曲曲折折地把诗境推向深处。李白具备所有被我们认作“诗”的特质的东西,苏轼则力破余地,把所有不具备“诗”的特质的东西点化成诗。

元丰元年,苏轼的友人王巩到徐州拜访他,两人曾游百步洪。一个月后,王巩已走,苏轼与禅僧参寥子重游于此,作诗二首,一赠参寥,一寄王巩。这里选的是赠参寥的一首。其前半部分写景,描写迅急的水流中冒险直下的行舟,“有如”以下四句连用七个比喻,倘加上第二句的“投梭”则有八个比喻,此之谓“博喻”,或称之为“车轮战法”。如果你觉得这诗语本身的雄奇生新已经超过了它所描绘的对象,那恐怕也与宋人对诗的理解有关,准确地捕捉对象应该不是诗语的唯一目的。“四山眩转风掠耳”,是我们已经熟悉的视点转移法:以动者为参照,则静者皆动。但这在本诗中并不担任主要角色,后面的更大部分篇幅转入了议论。

迅急的水势令苏轼思考世间事物“变化”的本质,变化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而且迅急无比,佛教所谓一弹指间,包含三千大千世界的成坏,这是无法形容的速度。心念的飞越、历史的巨变,与此相比,百步洪的迅急水势也显得安闲从容多了。宋代禅僧经常告诫人们:生命短暂,时光稍纵即逝,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去作终极关怀,以解决“生死”的根本难题,而将宝贵的光阴花费于世间变幻无常的虚假事物呢?对沉迷的人来说,这是当头棒喝吧,苏轼也说,心灵不执着于外界的事物,才是对付变化的唯一办法。思如潮水,汹涌一阵后归于宁静,最后是一个幽默的尾声:道理只要点明,不要多说,再多说恐怕就要挨禅师的呵斥了。

文章标题:《百步洪二首》(选一)原文注释赏析-苏轼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3259.html

上一篇:《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原文注释赏析-苏轼

下一篇:《日喻》原文注释赏析-苏轼